平安肖京AI的差距边界传承雷锋网

雷锋网按:AI圈向来有个传统,倾向将不同的人按界分类为工业界、学术界等。但真的要给肖京打标签时,我却犯了糊涂。

“做人工智能,一定要尊重业务。”

你很难想到,上面这句话是从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口中说出的。

他身上流着纯正的AI学术派血统,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篇,拥有美国授权专利项、中国发明专利项。

去年10月21日,他还获得了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该奖项被认为是中国AI领域的最高荣誉。

但,肖京所说的每一句话,却与往日里AI的阳春白雪模样格格不入。

一场一个小时三十七分钟的对话里,他总共提起了15次「价值」、20次「落地」。

一个「非典型」AI大牛

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肖京,硕士被保送至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师从原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

年硕士毕业后,肖京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读博,拜美国工程院院士金出武雄(TakeoKanade)教授门下,主攻计算机视觉领域。

读博时期的肖京,在美国AI圈就已站稳脚跟。他所参与研发的AI技术被应用于当时美国的生物医药、电影特效、机器人等领域。

名校、名师、名人环绕的他,毕业之时自然也少不了名企们抛来的橄榄枝。

而后,他在一众工作offer中翻了爱普生的牌子,领导其美国算法团队,从事包括医疗、辅助驾驶、3D打印等领域的算法开发。

爱普生呆了八年后,如常人一样,肖京也想体验下不同的人生,于是跳出来去了微软,带领一个团队负责微软搜索引擎的算法研发。

微软期间,他发觉AI经过市场多年教育,落地环境已经比较成熟,有比较多的方案可用于帮助传统产业降本增效。

出于对技术的理解和对产业的思考,他开始考虑选择一家大型的传统公司,以实现技术抱负。

年3月,他离职微软,入职平安,任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集团执委。

过去五年多时间,肖京帮助平安集团从无到有,建立起一支两千余人的人工智能专家团队,奠定了整个平安集团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和应用的基石。

同时,他所主持研发的“平安脑”大数据智能引擎,融合了图计算、对抗神经网络、弱监督学习等最新科研成果,在金融、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已广泛落地。

今天的肖京,像似一个身经百战、擒敌无数的军师,深居幕布之后,手握技术权杖,指引着平安AI帝国日夜鏖战、争打江山。

故事好看,总因为背后人物身上散发的无限弧光。

多年之后,肖京会如何评价他的两位人生导师?他又如何管理一支两千多人的AI研究团队,并平衡好AI学术研究与产业落地的关系......太多问题尚还无解。

藉由此,第五届CCF-GAIR峰会期间,雷锋网与肖京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本次访谈中,肖京谈到了他的求学历程、两位导师,以及对AI的思考,对产业的洞见。

以下是访谈内容:

我距离「榜样」还太远

雷锋网:你是如何走上人工智能研究道路的?你求学的那个时期,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应该没有今天这么地蓬勃。

肖京:我在部队大院里面长大,对于我来说,部队大院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在于,那时候虽然经济不是很发达,但我们每周都有电影看,甚至包括海外的大片。

我小时候最喜欢也是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叫做《未来世界》,它是《西部世界》的续集,当中有非常多机器人的场景。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对机器人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

上了大学之后,我自然就选择了中科大自动化专业,因为它是机器人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方向。

年,我本科即将毕业,已决定保送到中国科学院读硕士,因此可以选择到科学院做本科毕业设计。与时任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马颂德老师请教后,选择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作为研究方向。

年,我硕士毕业后,去了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读博士,在金出武雄(TakeoKanade)老师教导下做计算机视觉,也就一直做到了现在。

雷锋网:现在想想,兴趣、天赋与职业刚好相匹配,是不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

肖京:也许我别的天赋更好呢,也许我更适合当个喜剧演员呢,谁知道呢。(笑)

雷锋网:能否聊聊你的硕士导师马颂德老师,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他一起做AI研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肖京:马颂德老师是那种工作特别严谨、特别细致的人。

我当年读硕士的时候,马颂德老师已经是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了,后面很快又到科技部当副部长。

那时候他要负责的工作其实挺多的,但他带学生仍然很细致。我当年研究的方向之一是航空图像中的线性目标识别,比如公路、桥梁等。

有次他和我讨论一个问题:两个线段如果隔开了,如何判断它们属于同一条路还是不同的路?这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挺复杂的优化问题。

马老师和我一起推导公式,讨论角度应该怎么计算,角度放到模型里怎么优化等。这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很多专事教学的老师都不一定能够做到这么细致。

同时,他也是一个特别热爱学习的人。你应该想不到,马老师现在每天还在坚持读论文,并时常和学生们讨论相关技术。他和张正友博士合著的《计算机视觉》已经成为视觉领域的经典教材。

马颂德老师对我个人的发展帮助特别大,他帮我找到了学习的路径和方向,也正是因为他,让我相信人工智能这个行业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雷锋网:你的博士导师金出武雄老师呢?年你在参加雷锋网第二届CCF-GAIR的时候,金出武雄老师已经在前一天结束了演讲安排,但第二天他还是来到了现场,站在后面看完你的演讲,并不时嘴角上扬,看到这一幕我还挺感动的。

肖京:我知道这件事,这也是他一直保持的工作习惯和生活态度,他参加任何学术论坛,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多听听、多看看。

和马颂德老师一样,金出武雄老师也是一个比较细致的人,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追求实用性的人。

他不是那种非常传统的、偏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会要求你把东西做出来。他经常和学生说,做技术、做系统一定要实用,发论文式的研究不可取。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那时候做一个通过三维重建实现人脸跟踪的课题,但目标对象总是跟着跟着就跟丢了,一直都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也比较苦恼。

他后面和我说,遇到问题不要紧,沉下心来设计测试用例,从手工就能计算出结果的最简单用例开始,一步步找到问题。之后,他就和我一起设计用例、看代码、找漏洞、做测试,熬了一个晚上,终于找到并解决了问题。

问题解决之后,他很开心,那时候办公室中间有个活动区域,里面有个台球桌,他和我打了一局台球。(作为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研究所的创始人兼所长,台球水平一般,被我险胜了。)

金出武雄老师和我说,很多人可以彻夜玩游戏打牌,但那只是纯体力,不算什么。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地思考问题,才是从事科研工作重要的能力,那叫智慧体力。他说他最长连续72个小时没睡觉,持续思考当时碰到的一个视觉研究问题。对此我非常佩服。

我读博士的那几年,他已经50多岁,基本每天早上2点才离开办公室,6~7点又在办公室了,午饭都是他妻子送来的,这样保证科研工作不被打断。

雷锋网:你觉得金出武雄老师一直这么拼的驱动力是什么?

肖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有一年的圣诞节,我们去他办公室开会,旁边办公室有个日本访问学者在工作。老师夸奖说每次来办公室,不管什么时间,都看到他在那里工作。我随口说了一句,“这样的人没有生活了呀。”

金出武雄老师说,你是科研人员,科研不就是你的生活吗?

他觉得,你只要选择了科研这条路,你就更应该努力去学习,你来读博士肯定是因为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如果都没问题了,那就不会再来读书了,早就毕业了。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金出武雄老师还很擅长做木工,他在日本盖了个房子,里面很多设计或家具制作都是他参与设计甚至自己完成的。

雷锋网:马颂德老师、金出武雄老师身上有什么共性吗?他们的AI研究方法论对现如今的行业发展都具哪些指导意义?

肖京:特别拔尖的人往往有相似的地方。

首先,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都非常热爱,其次做事极其认真、分析问题特别缜密,考虑问题也非常全面。

另外,他们都不是那种喜欢讲大道理的人,他们都比较追崇实用性和动手能力,不提倡单纯为了出论文而做科研。

雷锋网:你跟马颂德老师和金出武雄老师学习的是计算机视觉,但现在从事的AI研究线,覆盖范畴远远超出了视觉,这是怎么做到的?AI研究者如何才能把自己研究的边界无限扩大?

肖京:我本科学自动控制,硕士、博士研究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底层其实都是优化算法和机器学习相关的技能。

毕业后我在爱普生做了8年,领导他们在美国研究院的算法团队,这是日本一家大型综合科技企业,相关业务包括打印机、投影仪、精密仪器、传感器、机器手臂等,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各种传感器信号的数据分析、检测、识别、决策、及相关的应用。

之后在微软Bing做互联网广告搜索,又积累了不少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挖掘及应用方面的经验。

然后回国到了平安,平安业务场景非常多元,从金融到医疗到智慧城市等,目前我也做了快六年时间。

这么多年下来,基于底层的学术底子,我基本在各行各业都做过,也确实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场景的应用实践都比较熟悉。

雷锋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6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