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阳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的决策部署,贵阳市牢牢把握贵阳市“强省会”五年行动发展机遇,高标准推动贵阳市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按照《关于印发〈年贵州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计划〉的通知》要求,现将贵阳市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年度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大旅游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着力实施大旅游总体布局优化行动。编制完成《贵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乌当万象温泉景区获评4A级景区,贵州地质博物馆、修文苏格兰牧场等6个景区获评3A级景区,醉美偏坡项目获评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二是着力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行动。贵阳市共计40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大项目,年已完成15个项目,其中完成3个长征体验步道项目:花溪区高坡——马场、息烽县江口至罗家山、乌当区拐九长征体验步道建设,完成1个保护传承工程,1个红色教育培训基地,1个红色书院,1个红军村,2个数字再现工程,2个环境配套工程,3个研究发掘工程和1个文创研发设计。三是着力实施旅游商品贵州化行动。青岩古镇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青岩古镇南北明清街、贵阳城投CCPARKB号街区获评第一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组织参加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荣获5金8银7铜,位居全省第一。四是着力实施旅游产品业态创新行动。启动云漫湖、阳明文化园、息烽集中营纪念馆等景区提质扩容,万象温泉创建4A级旅游景区以及乌当醉美偏坡、开阳水东硒州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公示完毕,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等项目有序推进,推出星悦田园综合体、贵阳三线建设博物馆等融合发展项目。策划发布贵阳避暑度假、秋冬季各十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贵阳文化旅游消费季、贵阳市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五是着力实施旅游治理能力现代化行动。打造贵阳市智慧景区管理平台,完成青岩古镇、天河潭等30家A级景区监控视频安装以及阳明文化园、乡愁贵州等12家景区票务数据接入,与云景文旅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一码游贵州”平台合作开发“一码游贵州爽爽贵阳”线上品牌。
二、大数据融合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培育融合创新发展新动。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已完成年产业集聚示范基地专家评审工作。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止到11月,全市入库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签约项目87个,投资总额72.11亿元。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持续做好易鲸捷国产数据库应用试点项目、贵州鲲鹏产业生态基地项目、腾讯云产业生态项目、巨人网络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工作。二是围绕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万企融合”行动,大力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充分发挥“大数据”乘数效应,切实推动大数据赋能实体经济。年已培育累计示范项目个(省个),带动户(省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融合。三是围绕新基建,全力抓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已建成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贵州省根服务器镜像节点和国家顶级域名节点,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1.7万Gbps。中心城区、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规模化布局,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截止到12月15日,贵阳贵安新建5G基站个,其中贵阳个,完成率%;贵安个,完成率%。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2.8万G,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G,通信光缆长度25.87万公里。四是提升发展关键支撑能力,优化融合创新发展环境。截至12月,贵阳市电信业务总量完成82.35亿元,同比增长23.7%,位列各市州第一,整体运行正常平稳。完成经开区绿色数据中心、CCDI超算中心、Fast科学计算中心等“东数西算”工程示范项目的申报工作。建成超大型数据中心7个,已签约即将开工建设数据中心3个。
三、大健康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健康医药产业。做好健康医药(医药制造)产业发展相关工作。编制《贵阳市化学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及《贵阳市化学药产业链“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化学药产业发展指明方向;编制《贵州省中医药产业园建设研究报告》和《需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贵州中医药产业园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贵州中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园、贵阳市化学原料药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强重点项目监测调度工作,目前纳入市级重点监测调度投资额超亿元的医药制造业项目共计13个,计划总投资36.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2.9%。二是健康食药产业。在中药材产业方面,截止11月,全市中药材总生产面积达39.50万亩,产量12.4万吨,产值9.52亿元。全市发展的中药材品种共74个,主要有铁皮石斛、白及、黄精、天麻、黄柏、艾草、金银花等,规模上万亩品种有黄柏、菊花、鱼腥草、金银花、杜仲、花椒等。目前,规范化种植基地生产面积共11.35万亩,大小种植基地共个。“定制药园”建设企业5家。在健康食材方面,贵阳市有机产品(食品)累计认证75个,现有效期内45个;绿色食品累计认证52家企业个产品,占全省15%,年产量11.7万吨,产值6.1亿元。三是健康管理产业。以“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手段创新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大数据医疗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强化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治理系统项目、医院平台培育力度。贵阳市健康医疗大数据治理系统项目已完成全市27医院和8个区县云HIS临床诊疗数据的数据治理服务。医院平台项目已完成全部项目规划内的应用系统功能开发。在中医药产业工作方面,年成功承办了“贵州中医药振兴发展高峰论坛”,贵阳市于4月建成了全国首家中医名医会馆,积极推进贵州省示范及优质中医馆建设,贵阳市建设省级示范中医馆3个,省级优质中医馆5个。
四、现代金融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大力实施“引金入筑”工程。年1月30日,北部湾保险贵州分公司在贵阳市翔明大厦正式揭牌开业,成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贵州省首家“引金入黔”开业运营的金融机构。同时,渤海银行贵阳分行城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全市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二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陆续出台《年贵阳贵安全面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要点》《年贵阳贵安绿色金融发展创新评比方案》《贵阳贵安绿色金融专家咨询委运行办法》《贵阳贵安西部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努力在绿色项目筛选包装过程中挖掘符合贵阳贵安发展实际的“特色项目”,建立项目报送机制,绿色项目库有效扩增。截止目前,贵阳贵安共收集绿色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生态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领域申报项目共个,总投资.53亿元。组织贵阳贵安绿色金融项目对接,推动兼备绿色属性和落地条件的项目与金融机构成功签约绿色项目11个,金额约亿元。三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持续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截止目前,资金池合作银行累计发放信用贷款约.65亿元,支持企业及企业主户(次)。四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着力做好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简称“贵商易”)金融服务板块建设工作,目前,金融服务板块共入驻27家银行,发布70款金融产品,并入驻了市属相关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和创业投资公司。企业可通过注册贵商易APP,在贵商易平台申请银行贷款、融资担保、创业投资等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通过平台获得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截止目前,平台共收到贷款申请笔,授信笔(金额11.14亿元),放款笔(金额7.67亿元)。五是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建设。出台《贵阳贵安推动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计划(-)》。完善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动态管理。贵阳贵安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共计余家,其中77家企业进入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占比达50.33%。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7月5日、9月14日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贵阳贵安A股上市公司已达22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的67%;新三板挂牌公司25家,占全省新三板挂牌公司的60%。
五、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狠抓现代物流业发展顶层设计。全力推进《贵阳市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贵阳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贯彻实施,完成了《贵阳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建立了贵阳市物流统计制度,《贵阳市物流业统计报表制度》已获市统计局批复,正在推进贵阳市物流业数据直报系统开发建设。贵阳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等课题研究已完成初稿。启动中心城区商贸物流业规划和双龙—改貌物流集聚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狠抓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贵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年进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编制了《贵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实施方案(—年)》,枢纽范围内4家主体项目建设和运营有序推进。积极推进贵阳商贸服务型、空港型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空间布局内的“一局四中心”、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修文扎佐商贸物流园、清镇现代化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清镇市智能化综合应急物资储备仓储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全省供应链组织服务中心和集散分拨中心。三是狠抓物流市场主体培育。积极组织申报A级物流企业和省重点物流企业。今年新增A级物流企业17家,截至目前贵阳市有49家A级物流企业,占全省的75.38%(全省A级65家物流企业)。5家物流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服务业(现代物流领域)龙头企业。四是狠抓对外通道建设。围绕“四化”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加快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在贵阳集聚,加强对外通达建设。贵南铁路、贵金古高速公路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启动贵广高铁达速改造、渝贵新贵高铁、黔桂铁路增建二线等项目规划建设。都拉营国际陆港物流港4月已开通国际货运业务,11月18日开通了首列贵州始发的中欧班列。贵阳港开阳港区恢复通航,11月16日举行了北上长江首航仪式。龙洞堡机场T3航站楼于12月15日正式启用。五是狠抓现代物流招商引资。年全市现代物流业招商到位资金目标29亿元,年全市现代物流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8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52%。
六、现代商贸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推动商贸业聚集高质量发展。编制《贵阳市商圈发展总体规划(-年)》《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初步形成“五大专业市场集群”,多个专业市场共同发展的商品市场布局格局。修订完善《贵阳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方案》《贵阳贵安农超市场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行业规划、方案和实施意见;启动《贵阳核心商圈培育打造工作指引》编制工作。二是推动传统市场信息化改造。出台《贵阳市商品交易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计划试点方案》。年计划完成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两个商品市场优化升级,目前已针对上述市场制定升级子方案。贵阳市年8月,获批全国首批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制定《贵阳市年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完成30个农贸市场标准改造。三是推动重点商贸业项目引进建设。建成运营贵安FUN天地、贵安海纳广场、龙湾万达广场、华润万象汇、杉杉奥特莱斯、双龙居然之家等中高端卖场;依托中高端商业综合体引进GUCCI、PRADA、BURBERRY等中高端品牌余个。红星爱琴海购物广场、江华荔星广场、美的广场、花果园购物中心二期、国贸昱国尚城购物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青云路步行街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时光贵州步行街、梵华里步行街东华、贵阳故事街改造完成试运营;建成青云市集、西南商小贸美食街、二七路小吃街、青岩古镇南北明清街等3条夜间经济街示范街区。完成数博万达、星力大南门购物广场智慧商圈试点建设,已累计完成惠民生鲜超市门店优化调整14个。四是推动社区便民商业发展。出台《社区商业配套工程建设标准》,年8月,分别获批商务部、省商务厅全国、全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已制定《贵阳市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正在按照“一圈两场三改”建设要求修改完善,将重点围绕规划布局、业态创新、数字赋能、规范监管等方面重点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建成社区品牌连锁便利店个。五是强化“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品牌塑造。分别组织开展“迎新欢乐购物节”、“年消费促进月”、“文化旅游消费季、“全国第七届钻级酒家年会”“新能源汽车促销及成品油储值活动”等一系列促销活动30余次,带动消费2.2亿元,同时在台州举办文旅推介会,在广州举办避暑主题推介会。已组织开展贵阳网上年货节,并试点开通10条暖心购物巴士。
七、科技研发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做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服务工作。年市领导召开会议10余次,专题研究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有关事宜,听取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下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多次走访花溪区、白云区、南明区、观山湖区、高新区、云岩区、乌当区等科技服务业重点企业,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推荐市域内符合条件的3家企业申报贵州省年第一批科技研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总投资合计1.46亿元。4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成功认定为年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二是着力提升科技研发及服务支撑能力。制定印发《贵阳市科技项目体系改革方案》及四个配套管理办法:《贵阳市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市科技创新发展一般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计划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市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市级科技项目申报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制定了《贵阳市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认定工作方案》,经培育指导、组织推荐、专家集中评审和现场考察、集体研究、社会公示等,确定了1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积极提升市域内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水平,吸引广大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入驻孵化。四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根据《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年度贵阳市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经项目初评、实地考察、立项评审、立项审批等程序,立项支持“保健食品威门牌铁皮石斛蝙蝠蛾拟青霉颗粒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广”等8个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0万元,支持市级财政资金万元,拉动社会投资万元。制定出台了《贵阳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启动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实地考察、会议研究、结果公示等程序,认定了7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做好技术合同认定相关工作,积极挖掘市内技术输出增量,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进行技术合同登记。截止11月,贵阳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63亿元。
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培育壮大一批骨干文化市场主体。推动7家电影和新闻出版企业上规入统。支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帮助弥补改革成本,向2家重点文化企业分别拨付市文产专项资金,扶持两家企业精品剧目和演出创作生产、人才引进、教学培训等发展。二是建成投产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积极推动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阳明文化园、贵阳融媒体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引导文化产业聚集发展。参与省旅游“两会”文旅产业招商大会,贵阳市共签约6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共亿元。同时,每月专题调度贵阳贵安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年度任务完成情况,截至11月20日,全市本年度共有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29个,预计总投资额87.21亿元,本年度已到位资金14.60亿元,引进优强企业4家。申报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8个。推荐申报国家文化产业项目库年度项目——区域文化服务数字化与产业发展项目。三是提升推出一批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以贵阳特色美食文化为主题,联合腾讯视频拍摄制作美食纪录片《风味原产地·贵阳》,于6月22日上线腾讯视频,目前已全部上线10集内容,豆瓣评分高达8.2分,平台会员观众的正片点击播放量已达.7万人次。与陈晓卿团队合作拍摄制作《寻味贵阳》以及与萧寒团队合作拍摄制作《奇妙之城》纪录片。《奇妙之城》贵阳篇已于今年1月登陆优酷视频人文纪录片频道,并入选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百年风华·视听共享”全球播映50部节目片单。积极遴选组织优秀文化企业参加“年贵州文化创意设计活动”,贵阳市贵州蝉之翼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熙筘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贵阳花朵空间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0余件作品获奖。组织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及该企业项目《多彩贵州风》成功申报为-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九、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大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抓好制度设计,编制完成《贵阳贵安“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推进贵阳贵安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年全市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超过万元。注重队伍建设,成立全省首家本科康养类职业院校——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成功举办贵阳贵安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选送优秀队员参与国家、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并斩获优异佳绩;成功开展“贵阳贵安养老业务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贵阳贵安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班”等培训活动,累计培训超余人次;持续扩大从业队伍规模,截至今年11月,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超过人。二是大力发展“养老+”融合产业。推进项目建设,实施15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启动6个标准化养老院改造,跟踪推进云岩区积善之家、中心敬老院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抓好项目储备,收集汇总区县招商引资项目13个。创建康养小镇,鼓励和引导各地依托自然生态、风景人文、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优势资源,实施康养小镇建设,并将开阳县苗欢苗娅康养小镇项目对外进行推介。建设产业集聚区,在第二届全省健康养老产业现场观摩暨项目推介会上,云岩区中心敬老院、中国铁建(贵阳)国际城养老产业集聚区被授予年“养老产业集聚区”称号。三是大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标准化养老院改造为载体,将修文县杏林护养院、六桶镇敬老院、洒坪镇敬老院,息烽县养龙司镇敬老院,开阳县中心敬老院提质改造项目纳入省、市民生实事予以强力推进。积极争取中央专项福彩公益金万元,启动全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名经济困难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和上门服务。深入实施养老领域放管服改革,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年,全市市场主体中名称含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或经营范围内含有“机构养老服务”的企业共有余户。四是大力实施引资引智行动。按照产业大招商的要求,今年来,吉林省幸福里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在筑投资的南明区幸福里长照之家投入运行,成功引进苏州福星医疗养老产业集团运营市养老服务中心。同时,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推介活动,5月26日,参加在广州市举办的省大健康产业招商会,并进行养老项目的推介;6月21日,赴重庆参加大健康产业招商活动,考察中铁任之健康城项目,并与中铁十局负责人座谈。热情做好沪办、重办等推荐企业的在筑考察服务工作。12月3日,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泰康贵阳全龄医养社区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十、会展服务创新发展工程
一是加强统筹领导。按照省会展服务创新发展工程领导小组的要求,对贵阳市年度会展服务创新发展工程专项行动重点绩效目标任务、-年会展服务产业大招商重点任务进行了目标分解,对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强化会展品牌培育。做好数博会、酒博会、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品牌宣传,大力支持本地展会取得UFI(国际展览联盟)、ICCA(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等国际会展权威机构的认证,不断提高贵阳市会展项目的含金量和影响力。目前,贵阳市有UFI成员2家,分别是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和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股份有限公司,有UFI认证展览项目2个,为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和贵阳国际汽车展览会,ICCA会员1家,为贵州智海王潮会议展览有限公司。三是狠抓统计体系建设。健全会展统计体系,完善统计制度,规范统计报表,提升统计工作质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全市会展活动进行重点统计,及时收集和整理全市重点会展场所数据,对全市会展业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和分析,真实反映贵阳市会展发展态势,推动全市会展业健康快速发展。四是优化会展营商环境。出台《贵阳市优化会展项目审批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按照“一窗式”服务理念,对会展项目审批实行“集成套餐服务”,在市、区两级政务中心设立会展项目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办理”和“一网通办”。年,陆续吸引润滑油展、煤炭机械展、制药机械展等一批新展会在贵阳落地举办。五是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年,为切实落实“强省会”战略,为实施“千百十”行动提供强力抓手,创新贵阳市的招商方式,以会展为媒,联合上海方升研究策划引进了业界的顶级品牌展会“中国产业园区大会”在贵阳举办。大会现场,花溪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10个区(市、县、开发区)与与会运营商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签约投资总额达.8亿元。五是加强行业指导服务。积极推动贵阳市会展行业协会组织建设,促进政企沟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搭建合作平台,推动行业发展,共有会员单位47家。加强对协会的指导力度,定期主动上门指导,充分让协会在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中当好“智囊团”、“信息库”和“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