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光的你清华实习生惨遭淘汰,我扒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41130/p8up2l2.html

最近一段时间,后台总有读者催我去看《闪闪发光的你》。

这个号称国内第一档金融职场真人秀的节目,其实就是把一堆名校毕业生去头部证券公司实习的经历浓缩在一起,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引人吐槽。

禁不住诱惑,也禁不住好奇,前几天,利用周末时间,我一口气把几期都给看完了。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总体什么感觉呢?呃,想进金融圈的同学,还是不要太把节目当真。

虽然节目的实习地点是头部券商华泰(这个没说大家也都知道),带教老师都是行业大佬(机枪总我还是服的),实习的同学也都是真刀真枪去经历过的。

但是,综艺节目么,总归比真实的金融世界要简单的多,也娱乐的多。别的不说,就说最近交易室这期吧,上来就直接让实习生搞这么高强度的交易,哪个金融机构有这种胆子?不怕捅娄子么?

在真实的工作中,只要是正规金融机构,对交易员都会有成体系的带教培训,理论学习、岗前见习、上岗实习,以及最重要的,双人复核。绝不会像节目里一样,上来就干,干了就跑。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但话说回来,作为“金融职场真人秀”,这个节目也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从考察环节的设置,带教导师的评价,到实习生们的表现,都做到了足够真实,足够犀利,足够有参考价值。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各位实习生的现身说法——通过自身缺点和不足的度无死角暴露,让我们彻底get到了那些在金融职场中不能说的潜规则。

今儿咱就就着节目,细细盘一盘。

节目第一期,经过各种花式考核,最终9个名校毕业的实习生进入了实习生考察期,通过完成一次次任务,来争取华泰证券的职位。

第一次的考核任务,看起来并不难。

导师们和香港团队开了一场跨境业务中英双语会议,要求实习生们在30分钟内提交一份纪要。

本以为,这些清北常青藤的毕业生,完成这项考核没什么难度。

结果呢?让人大跌眼镜——

九位名校实习生全员超时。

即便是第一个提交的苏俊鑫,也比规定的deadline晚了25分钟。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其他实习生更别提了,蔡世杰在截止时间过后,发出来的邮件不是会议纪要,而是一份延迟提交申请。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看到这我真是气不过,同学,真要发延迟提交申请,也得提前发啊!过了约定时间,再去打报告,谁给你机会!

为什么实习生们集体晚交报告?原因都一样:

没按时完成,即便完成了也担心自己的报告不够完美。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但是啊,他们忘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在金融行业,守时才是基本线。

虽然各行各业守时都很重要,因为这涉及到信誉问题。

但在金融行业,时间可不止是信誉问题,更是生死问题。

这几年,我就常常眼见,几分钟的迟到,就导致一次客户路演完全失败,几秒钟的手速差,就导致一笔上亿的交易被抢单,太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吃亏了。

所以导师张继强说的这句话,我很认同:

“守时就是0和1的关系,你要不守时就是0,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不是所有年轻人犯的错误都有机会像在综艺节目中一样被纠正,被教育,被宽容。

在真实的金融圈,不按时,不守时,闯了祸,根本没人听你解释,更多时候等待你的只有——Timeout,Gameover。

再说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第4期,几位实习生负责为客户配置理财方案。

实习生申紫豪和赵峰楠一组,负责为一对中产夫妇配置方案。

在对客户讲解方案的过程中,申紫豪不断用一些专业术语来强化方案,比如“尝试用主客观相统一的方法去理解一只基金”、“通过不同数据和一些因子构建多因素的模型”等等。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看看这个客户的“?”问号脸,你就知道他已经彻底听懵了。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其实,我很理解申紫豪为什么这么做,毕竟刚入行时我也这么干过。

作为一枚还没扎稳脚跟的实习生,他对很多方案内容并未吃透,却又担心在客户面前露怯,被客户否定,所以才故意用一系列高端词汇、专有名词去武装自己,以显示自己的专业性。

但这真的有用么?

一方面,你并不是真正的专业。

就像这期张继强批评申紫豪时,说的那句很犀利的话,

“专业术语说得太多,小白听不懂,而专业人士又会觉得很low。”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另一方面,就算你讲的专业术语是对的,那又有什么用?

金融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金融圈也汇集了各种专业人士,一个人想要入行金融,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科班学历都是必须。

但必须的门槛过了,真正决定一个金融人业绩,展示一个金融人能力的地方在哪里?

就是能不能把专业的知识吃透,然后用接地气的方式给外行人讲明白的能力。

以前唐代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念念,老太太能听懂的,就保留,听不大懂的,就改,改后也听不懂的,就彻底放弃。

是白居易不专业么?不是,正是因为他足够专业,才很早就知道,从你面向的客户出发,用用户思维去解决问题,才是一条捷径。

说到底,金融行业本质上是服务业,很多工作,无论是销售,研究员分析师,还是投行,都是一个面向客户沟通说服、取得信任的过程,如果你的工作语言和工作词汇起不到交流和说服的目的,那你所做设计的一切形式和方案都是虚空的。

在节目中,伊木兰这个北大小伙子,有两处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深刻的原因都是因为他十分强烈的目标导向。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第一次是做会议纪要时,英文不好的他,为了能准时顺利提交报告,用翻译软件对会议英文录音作了全文翻译,后来被导师批判了一番。

在金融工作中,英文一般,或者想节约时间,用翻译软件这件事到底可行么?

在我看来,完全没问题,我也常常用。

因为领导要的从来都是你的结果,你准时提交准确的内容,才不在乎你用什么方式。

不是有句话说么,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这句话在金融圈格外受用。

那他为什么被批判?

张继强一针见血点破了,“你用翻译软件是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对观点进行梳理和提炼,这是我觉得的最大的问题。”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第二次,是在第五期交易考核时,任务是用1亿的资金完成3亿的交易量,最终根据收益业绩进行排名。

伊木兰在考核中,使用反复平价的交易来达成交易规模的要求,遭到导师的强烈批判。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这个事,我真有点为他喊冤,从节目所宣扬的价值观来看,他确实做的不对,但在金融圈真实且常态的工作中,我倒是认为他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

为什么?

从我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金融职业的投资交易中,目标总是多元的,赚钱肯定是第一位,但目标绝不是单一化的。

很多机构都会要求交易量,有是满足做市商的要求,有为了机构排名的要求,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并不十分必要的交易,我们的行话叫“倒量”,就是双方各取所需的交易。

为什么要倒量?如果你是这个市场的做市机构,你就会知道,从对手方的交易中直接赚钱是最浅层的,满足交易对手的各类需求,提升交易的合作顺畅度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所以“倒量”的交易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更长远的合作应运而生的。

这期节目中的任务,有优先劣后的顺序,而交易员就要用手中的交易工具依次去完成它们。

完成目标只能拿到基础分60分,每个人还可以完成的更出色,就像节目中导师们所提到的,用真实交易需求的方式去完成,才能拿到80分甚至分。

但是,首先你必须去完成,这个是基础。

节目几个点评嘉宾说这个年轻人任务心太重,但我反而认为,这一点恰恰是伊木兰身上凸显出来的一个特质,在日后的工作中很有帮助。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谁让金融圈从来都是一个看重结果的行业,你的目标相当于靶子,眼光和精力集中于如何射向目标的人,总会走在别人前面。

再聊下交易考核那期。

考核任务是要用1亿的资金完成3亿的交易量,最终根据收益业绩进行排名。

从没进过交易室的实习生,一上场就要直接开干,面对资金市场上上下下的频繁波动,一小笔操作都可能影响最终排名,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时间短,压力大,人性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所以为什么我们总说:交易做到最后,其实考验的是人性。

比如,蔡世杰表现出来的是慌乱,整个交易状态都很懵圈,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交易规则。

当导师批评他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为自己辩解,关键是一通辩解也没答到点子上。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再看谢真,交易现场话特别多,林鹰谷甚至摆摆手不想理她。

点评时,导师也不留情面,说她成了交易室的“噪音”,这个点评肯定会让人不适,她极力争辩,想要在导师团面前“扳回一城”。

而林鹰谷,可能因为之前做过模拟交易,考核一开始就显得信心满满,甚至中途离开会场去吃早餐。

但这种信心,在导师看来就是“孤傲”。

还有申紫豪,虽然最后拿了第一,但中间的过程也是几度慌乱,几度崩溃。

这说明什么?

其实大多数人,都能在相对平和的状态下控制住自己,做到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但人和人的关键区分点,就在于面对压力时的应对能力。

实习生面对突然来袭的压力,出现一系列错误,一系列辩解,说实话,我也能理解,毕竟谁都不是交易室的老将,不可能上来就是大佬。

但他们必须尽快明白,这就是以后金融圈的日常。

最关键的是,在压力下出错,你是给自己找辩解的理由,还是找解决办法?

接下来,本期节目的导师庆总说的一番话,堪称这季节目目前为止的最强金句。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内卷,节奏快,任务重,强手如林的金融圈,确实就是一个钢筋水泥的世界,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结果,就是业绩。

就像节目中马东说的一样,“A类人才不需要照顾情绪。”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你千万不要指望领导、上级、同事,谁有工夫去照顾你的情绪,每次犯错误,批评完你之后还给你时间疗伤。

你的情绪可能随时崩溃、你的理智可能暂时“出走”,但这就会导致你应对问题的能力也随之直线下降,而你,必须承担所有后果。

就像导师秦琴说的那样: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这些年,据我观察,在金融圈,所有顶尖人才的共同点,都是,戒掉了情绪。

心态强健,不惧压力。

面对问题,学会闭嘴,用沉默去代替争辩,用结果去证明潜力,比一切都重要。

节目看到现在,很多实习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鹰谷,苏俊鑫这些名字我都记得住。但唯有一个实习生,蔡世杰的名字,我是真的没啥印象。

这个节目有个机制,就是6个嘉宾每期会投出一个他们看好的人,赠给他们闪光币。

而几期节目下来,蔡世杰没得到一个闪光币。

这说明什么?他没有一期节目表现出彩。

刚播出这期的最终结果也是,蔡世杰遭淘汰,成了第一个出局的实习生。

问题在哪里?他在节目中,一直在做团队调和剂的角色。

会议纪要不出彩,倒是在劝说别人别紧张。

行业调研不出彩,倒是在帮助别人出谋划策。

谁要是陷入了情绪低谷,他第一个站出来安慰。

这样的暖男,作为男朋友,哪个姑娘都需要,但在金融圈,注定要被剩下。

反观其他实习生,虽然排名几经上下,虽然也会遭受批评,但大家都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比如申紫豪,一个数学学霸,虽然在前面几期,会议纪要、理财方案这块表现并不是很突出,但在交易室这期利用数学优势大放异彩。

导师张继强也鼓励他: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比如韩滨蔚,虽然行业调研做的不好,排名倒数第一,但能及时调整情绪,一个人独自完成理财方案的考核,这种心态调整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她赢得了接下来的机会。

所以我想说什么?

在工作中被人记住,被人认可,靠的并不是你的综合能力,更多靠的是你的——长板。

就是那个你足够有自信,能够独当一面解决问题,甚至向他人传输经验的领域。

很多刚进入金融行业的实习生,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在哪里,所以实习的作用就在这儿,它能让你在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

而这9位参加实习的同学,他们最幸运的地方在于什么?

就在于他们能有机会,通过很短时间,但是被数倍放大和无数人观摩的一段全景式实习,加速探索到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潜力。

你是适合在交易室面对跳动的数字进行投资?

还是适合对某个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写出令人信服的行业报告?

或者是极具亲和力和沟通能力,能让客户相信你的专业进而为你的服务买单?

几轮考察下来,考官知,观众知,最重要的是,自己也知道了。

所以就像庆总评价谢真时说的那样,在交易室表现不好不代表能力不行,而是不匹配你的优势,如果是考核销售能力,你可能就是明星了。

图源:《闪闪发光的你》

如果我是谢真,不仅不会辩解,反而真的是要百般感谢庆总,在职场的早期阶段,就有一个专家,结合自己的长板,帮自己职场定位,比起别人,这要少走多少弯路啊!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闪闪发光的你》的观后感,也透露了一些金融职场潜规则,不知道你能get几个?

总有人问我,节目中这几个实习生,如果要招人,你要谁不要谁?

我的回答是:全都要!一个都不放过。(当然,我知道华泰不会放……)

因为什么?

我绝对相信,经过这一轮全景式高密度的实习经历,他们中的所有人都会实现相比于同龄人几何倍的成长,就算没拿到留用offer,他们也已经拿到了远超他们预期的东西:

目标导向,对时间的把控,对长板的挖掘,还有情绪控制能力和接地气的沟通方式……

希望你也同样可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在我看来,在金融圈混,玩的就是一个避雷游戏,要么是自己踩了雷,要么是看到别人踩雷让自己避过了雷。

总之,雷的数量是有限的,早踩晚踩而已。

当你都踩过了,受过伤了,记住教训了,接下来能不能成为年薪百万的大佬我不敢说,但我敢说,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融人,你绝对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07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