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净
10月26日,上证指数上涨0.78%,收盘.50点,距离大盘点仅仅一步之遥。
虽然,指数还在点反复争夺,但是,信创、医药及军工板块已然有了结构性行情的姿势。
蔡嵩松、葛兰的基金净值也相应地水涨船高,市场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看多蔡嵩松、葛兰、张坤等前期超跌的基金产品。
数据来源:通联数据
9月1号到10月25号区间,蔡嵩松的诺安创新驱动灵活配置混合上涨11.24%,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下跌7.94%,张坤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下跌20.32%。
换句话说,蔡嵩松的收益比葛兰高19.18%,比张坤高31.56%。
因此,就本轮行情而言,蔡嵩松的表现相对较好,概率上具有惯性和持续性。
从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解释。
先看第一个方面,市场资金面。
任何行情的推动,归根到底是资金表现的结果。
意思是,无论企业好或者坏,股价的上涨都是有人持续不断地出了更高的价格买入,资金导致股价最终发生上涨。
比如,好的企业,随着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的不断增长,市场上总有聪明的资金或者价值投资的资金进行买入,股价发生上涨。
比如,坏的企业,营收、利润都是同比负增长,甚至企业负债率也很高,但是,有时候也会有资金去进行博弈,股价也会发生上涨。
因此,无论企业在上涨之后进一步的表现结果如何,但就上涨阶段而言,必然是因为资金进行了推动。
我们有了结论之后,来看蔡嵩松的基金产品。
上周,我们在太狠了!蔡嵩松清仓半导体满仓计算机!文章中第三部分进行讨论“那么未来,蔡嵩松会继续加仓计算机行业吗?比如诺安创新驱动继续募集资金,比如新发行基金,比如从诺安成长等老基金调仓等。”
给出的观点是“也许会,但是需要时间。”并进行了简要解释。
但是,无法确定加仓的资金究竟会来源于继续募集资金、新发行基金、还是诺安成长等老基金?
今天,答案有了:加仓的资金来源于蔡嵩松的老基金——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和诺安成长一样,都是蔡嵩松在年3月份接手的基金,赶上了半导体行情的火热,规模因此上涨地很快,如今产品规模是32.70亿元。
10月26日,蔡嵩松的基金3季度报告显示,诺安和鑫灵活配置里前十大持仓里出现了唯一的新面孔:中国软件。
中国软件的持仓从2季度的万股,增加到3季度的万股,增加万股,对应的加仓资金金额为1亿元左右(以季报数据为基准)。
持仓的老面孔里,纳思达作为计算机软件股票,也从2季度持仓排名里的第10位,一跃升至3季度持仓排名里的第二位。
纳思达的持仓从2季度的万股,增加到3季度的万股,对应的加仓资金金额为0.6亿元(以季报数据为基准)。
然而,在老基金加仓之前,蔡嵩松的诺安创新驱动基金的2季度持仓里,中国软件以及纳思达已经是前十大持仓,分别排位第一、第三。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因此,资金上看,老基金“诺安和鑫灵活配置”对新基金“诺安创新驱动”的前十大持仓的支持,无疑为行情的上涨提供了动力。
另外,恰到好处的资金也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蔡嵩松影响太大,所有基金持仓加起来有亿+,对市场的情绪波动以及行情的预期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想象一个场景:
蔡嵩松某个周期内,盘中买入中国软件1个亿,市场敏锐的资金立马感觉盘口不对,跟随买入;市场的进一步上涨,又引发更多的资金买入,最终整个板块出现上涨。
结果就是,市场上其他资金都已经开始闻风而动,开始了对大信创板块(计算机板块)的围攻,信创板块里高位个股、低位个股轮番表现。
比如恒生电子涨停,用友网络涨停,中国软件涨停等等。
整个板块有发展成为结构性、独立性行情的趋势。行情的惯性和持续性概率得以加大。
接下来看第二个方面,行业基本面。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蔡嵩松简要地对行业基本面进行了概括。
诺安创新驱动在第三季度报告中提到:
数字经济提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规划提出总体目标:到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从计算机行业本身来看,过去几年对比新能源、半导体等成长赛道一直是负收益,目前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的中下部,今年的数字经济是行业的最强催化,这是全行业信息化含量的提升,是计算机行业总量提升的逻辑。
从细分板块来看,东数西算、数字人民币、网络安全、行业信创等,都是我们可以自上而下把握的机会。行业估值较低,产业基本面出现拐点,就是我们最大的投资逻辑。
伴随着美国对我国科技的极限制裁,国内越来越意识到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未来行业信创的节奏将进一步提速。因此,本基金三季度加大了信创板块的配置比例。
其中,“伴随着美国对我国科技的极限制裁,国内越来越意识到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未来行业信创的节奏将进一步提速。”是新的表述,意义在于解释三季度加仓信创的原因。
从券商研究的角度,对行业基本面进行补充。
1.今年,红帽对CentOS8停止更新;年6月30日,红帽对CentOS7的支持也将终止。
这意味着CentOS的安全性将无法得到保证,众多依赖CentOS的中国企业不得不改变“路线”。
并且,美国近期出台“不允许将安全漏洞共享到中国”的新规则后,国内企业对使用国外系统是存疑的。
便于理解,用相对形象的例子进行解释:可以近似把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里的centOS理解为手里的安卓。
现在的局面是,安卓要停止更新了,即使老版本依然可以使用,但是将来出现了漏洞之类的,也不允许共享到中国。
所以怎么办?方案是:使用鸿蒙,使用国产软件,进行国产替代;所以,这个时间点,信创有向上的事件驱动力。
2.今年,信创也确实到了从行业内试点到行业内推广,从党政行业,向金融、教育等其他重点行业普及的时间拐点。
数据来源:安信证券研究所
信创,这个行业有点儿类似美团、京东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增长往往是非线性增长。
前期大规模地烧钱,抢占市场,营收不断地增大,然而业绩却是依然亏损;直到某一天,市场足够大,企业的边际利润得到改善,年度净利润大幅增加。
以中国软件为例,进行简要解释。
中国软件,这些年营业收入持续向上增长,更是在年突破百亿大关。
中国软件有三块主营业务,分别为自主软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化业务;公司超过80%的营收来自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化业务,这两块业务,相对来说门槛较低,主要是软硬件采购、人力成本及外包服务。
年财报显示,
1.“行业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64.3亿,同比增长41.61%;营收占比为62.4%,毛利率为8.5%;
2.“服务化业务”营收为23亿,同比增长23.38%;毛利率58.39%;
3.“自主软件产品”营收为15.74亿,同比增长78.18%;营收占比为15.2%,毛利率高达73.26%。
显然,中国软件目前业绩不仅可以说是一般,甚至不及行业平均水平,企业高估且有泡沫。
但是,中国软件的“自主软件产品”业务发展,是对标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
营收增速是三类业务中最高的,达到78%以上;毛利率也是三类业务中最高的,达到73.26%。
典型的高成长、高毛利!
并且,“自主软件产品”业务具有垄断性、稀缺性,也是中国未来信创发展的核心底层业务。
最后,总结一下:
虽然,现在,信创这个行业中规中矩,甚至很臃肿;
但是,未来,信创这个行业却充满爆发力以及想象力。
蔡嵩松认为信创行业处于“现在”到“未来”的拐点阶段,因此通过老基金诺安和鑫灵活配置(亿规模的诺安成长也有概率已经建底仓)调仓方式对诺安创新驱动加仓。
这波行情的表现是反弹、昙花一现,还是反转、持续上攻?
市场究竟会交易“现在”还是交易“未来”?
个人觉得后者概率大一些,具体答案的揭晓交给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