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涨近50这些QDII基金经理带你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中国基金报唐嫡

今年以来,海外资本市场逐渐回暖,QDII基金的赚钱效应也日益显现,可谓是“一骑绝尘”。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共计24只QDII基金涨幅超过40%,涨幅榜前列大多为被动指数型产品,主动管理型产品中,涨幅靠前的多为配置科技板块的QDII基金。

展望下半年,以美股为代表的海外市场行情是否能持续?全球范围内,哪些板块及细分领域具备最佳投资价值?

本期,基金君筛选出基金规模大于10亿,深耕QDII主题的基金经理,挑选出上半年排名前二的广发基金李耀柱、华夏基金李湘杰。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框架,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优秀投资人背后的投资理念。

广发基金:李耀柱

李耀柱,擅长海外投资,在科技投资方面累计丰富经验。旗下广发全球科技三个月定开A人民币、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广发亚太中高收益人民币A三只QDII基金投资于海外市场,总规模超50亿元。

李耀柱是中山大学工学硕士与香港科技大学金融数学与统计硕士,有着近13年证券从业经验。年毕业后即加入广发基金,现任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耀柱公募基金管理年限7.5年,在任管理基金数7只,在管基金总规模.06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李耀柱任职7.5年的总回报为57.6%,李耀柱的年化回报为7.09%。

从代表产品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的地区配置来看,主要是以美国市场为主,一季报显示美股布局占基金净值比为87.31%,此产品也少量布局港股,一季度末港股占比4.65%。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年一季度末,李耀柱其代表产品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微软、英伟达、超威半导体、阿斯麦、台积电等人工智能相关标的,且重仓时间较长,换手率低,最早从年就开始布局。

李耀柱始终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偏好基本面支持、盈利能力较强的成长股。他淡化择时,行业集中度高。此外,李耀柱在投资上并不集中于单一赛道,而是布局多个细分方向。

李耀柱表示,如果想要持续创造超额收益,那就要寻找估值便宜的优质龙头公司长期持有,但这也同时要求更有耐心和忍受波动的心理素质。

李耀柱近期在接受中国基金报采访时表示,本轮美股行情不断刷新历史高位,有多个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宏观预期的变化、代表性公司自身业绩的稳定性以及通用人工智能(AGI)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是最为关键的三个因素。

具体来看,去年下半年,市场普遍预期欧洲经济将陷入衰退,美国宏观经济也将进入衰退期,美联储持续加息会提高无风险利率,同时美国银行业危机可能蔓延。这些因素一直对风险资产的估值施加压力。

然而,随着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李耀柱认为最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风险资产的估值有望继续上升。个股方面,去年三、四季度的增速环比下降,但是公司的竞争力、产品和服务没有恶化,反而不断增强。此外,这些公司还在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坚持对云计算、网络安全和通用人工智能等能提升竞争力的领域进行资本支出和投入,因此其估值也变得十分有吸引力。

李耀柱表示,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革命是全球股市不断上涨的核心原因,除了美股,全球股市都受益于这一科技趋势。在本轮人工智能周期中,算力成本不断下降,并且高性能算力芯片的迭代速度超过了市场的预期。以ChatGPT为代表的产品展示出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并且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多家科技公司在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效率提升明显。

对于细分领域,李耀柱进一步表示,美股仍然有望在全球股市向上的情况下震荡提升。站在目前时点,依然看好全球科技股,通用人工智能革命刚刚开始,全球半导体产业、云计算、SaaS软件,以及网络安全仍然有不错的机会。

华夏基金:李湘杰

李湘杰专注全球市场投资超20年,多年的海外投研背景使得基金经理在科技投资领域不仅具备全球视野,而且能够深入产业链一线,并通过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交叉验证最终形成正确的投资决策。

李湘杰,台湾大学管理学硕士出身。拥有21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包含9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年9月加入华夏基金,现任投委会成员、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李湘杰投资经理任职年限超9年。目前在管产品5只,在管基金总规模32.08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李湘杰任职9年的总回报为27.79%,年化回报为2.8%。

从代表产品华夏全球科技先锋的地区配置来看,李湘杰的地区配置主要是以美国市场为主,一季报显示美股布局占基金净值比为92.05%。港股市场配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年一季度末,华夏全球科技先锋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特斯拉、英伟达、微软、苹果和超威半导体,这些个股在组合中的仓位比例均超过9%。此外,组合中还包括安森美半导体、Meta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标的。从年开始,华夏全球科技先锋就持续重仓英伟达至今,可谓是“对人工智能的深入挖掘”。

年,李湘杰敏锐地察觉到人工智能巨大的发展潜力。他在年公开表示:“AI是未来3到5年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世界重要的产业链都会参与进来,并将极大地影响人类的生活,这也是我们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9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