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分析,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本文旨在科普,并非宣传“手机挖矿挣钱”的方法,只谈原理不谈钱,深入浅出的为大家科普一下。手机挖矿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不管是哪一种,围绕的都是“算力”展开的,接下来咱们详细的说一下。
算力挖矿手机挖矿的方式有很多,无非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然后研发出一个APP,APP的框架以某个经济模型为基础,用户使用手机通过APP完成任务、玩游戏、浏览网页等,就会产生“Token”。Token产生以后,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应用或交易,用户通过这种方式赚取收益。
而这个Token因为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数量、运行机制、模型等,都会在开发之初固定下来,挖矿过程中无法被认为干涉。
挖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计算过程,手机贡献“算力”计算出一组有一组的“哈希值”,当这个值满足某项标准时,就会获得对应的Token。但受限于手机的配置和性能,贡献的算力微乎其微,挖到的Token非常少。
云算力如果说第一种方式是凭借手机的性能进行挖矿,那么第二种云算力挖矿方式,就是靠租赁或买卖算力来进行挖矿。在国内没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产业之前,一些矿场老板会将自己所拥有的算力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进行租赁或售卖。
假设矿场老板有台矿机,矿场老板会根据算力的大小、以及挖矿的效率,将这些矿机进行对外租赁,将矿机的算力转化成商品,并且上架到APP上,如果用户有需求,就需要花真金白银来租赁或购买这些矿机,这些矿机会被托管,有矿场老板进行维护,从中收取手续费。
经济模型这类“手机挖矿模式”与前两种有本质上的区别,第一种是真正的使用手机在挖矿;第二种是依靠租赁或买卖的方式来租赁或买卖矿场老板手里的矿机算力;而第三种完全就是“金融游戏”,也没有应用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完全就是在“骗”。
现在的手机APP开发成本极低,一些骗子团伙会打着“手机挖矿”的噱头,随便搞一个中心化的APP,然后诱导用户购买里面的产品,然后通过这些产品再赚取分红或收益,看似好像是在挖矿,但实际上都是假的,根本不属于“手机挖矿”的范畴,这些骗子利用用户的知识盲区进行诈骗而已。
题外话:国内现在严厉打击虚拟货币挖矿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缺乏监管,很多玩法根本不透明,大多数都是披着“挖矿”外衣的骗人玩法。
注:文中不涉及任何硬件信息、系统版本信息,以及软件版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