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辉煌的P2P已如烟花,但为何创始人都

年11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介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至此,一度野蛮生长的P2P网贷退出历史的舞台。

网贷从出生到覆灭,既是一场黑色幽默又是一个黑天鹅。它生得轰轰烈烈,戴着“互联网+”的美丽光环,大有野火燎原之势,年国内网贷行业贷款规模高达亿美元,而英美两国的网贷总贷款规模才多亿美元。国内网贷最疯狂的时候数量高达余家,远高于同阶段其他资本市场。但年年中,网贷出现暴雷顶峰时刻。它留下的是一地鸡毛,一堆坏账还有一大批血本无归的投资者。而它的最大聚集地,豪言打造互联网之都的杭州,不知对此作何感想?

P2P起源于欧洲,原意是个体对个体,是一种模式和技术,本质是借贷信息中介。但中国的精英们却擅长拿来主义,把它简单包装后,冠之以互联网创新科技,以网络为媒介实现了个体对个体的贷款。那么,这些精英都是什么来头呢?

在很多莘莘学子的心目中,清华、北大都是梦想中的大学,只有每个地区的优秀考生才能被录取。民间甚至还有“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之谚语,一旦被清华、北大、中科大录取,那么他们的人生就将一片光明。

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唐宁,远赴美国留学,又在华尔街转战,归国后唐宁在北京创建宜信公司,他说要在“在盐碱地里种庄稼”。宜信旗下的网贷平台宜人贷,于年12月18日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年4月28日,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的杨一夫、李欣贺,与来自清华的张适时联合创办了人人贷。两年后,这三个学霸创办的公司发展成为人人友信集团公司,年,又把集团更名为友信金服。联合创始人李欣贺在年当选中国十大经济潮流人物、年“中国商业创新50人;张适时于年当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并成为当期封面人物,同年还获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杨一夫于年入选《财富》“中国40岁以下的金融科技先锋”。

年,在北大经济学院读研的许建文,偶闻P2P这类新颖模式,做了一番调研,了解到民间借贷对资金需求的强烈渴望,也入局创业,创建人人聚财平台。

随即,勇攀潮流、不甘落后的北大才子们疯狂涌入P2P行业。李志刚、吴显勇创建投哪网,吴逸然开了有利网,袁成龙筹建向上金服,杨罡、薛亮、刘军、孙雷分别创建黄金钱包、聚财富、民贷天下、玖富钱包/悟空理财,都成为行业翘楚,体量巨大。

当然,这些平台也少不了一番包装。向上金服的袁成龙曾自负地说:“运用了大量数学原理,进行机制的建模,并将大数据风控、云计算贯彻始终,将业务的逻辑进一步加强,实现精准的预测交易量、基于金融数学的精准模型,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资产、风险、流动性的管理,并在这一基础上,最大限制的做多元化金融布局与尝试。”聚财富的薛亮则说自己有专业风控人员,风控政策,风控体系,有保理公司,有平安担保百分百赔款,“在硬件软件上都给买家作了双重保险”。宜人贷找明星张涵予做形象介绍人,悟空钱包找了大明星胡军做代言人,用明星的个人公信力为企业背书。

相比北大,清华更是不甘落后。北大学子是各立山头,清华则是以学校名义粉墨登场,创建道口袋平台。CEO罗川年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加入微软,在从土木工程跳到计算机之后,又转来做了互联网金融。道口袋,或许取自清华大学的五道口金融学院之名,但“道口袋”却被有些受害者直接喊做“盗口袋”。

与此同时,在清华进修过的赵伟平也办起了银湖网。但赵伟平最初做的不是金融,而是烟花,并把自己的熊猫烟花做成了上市公司。半路出家做银湖网的第二年,赵伟平把熊猫烟花改名叫做熊猫金控。尝到甜头的赵伟平旗下的P2P平台不仅有银湖网,还有一个熊猫金库。

在母校入局P2P的同一年,来自清华的陶伟杰创建懒财网。毕业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陈宝国,也创立了PPmoney,陈宝国曾作为代表参加清华的论坛,分享金融科技如何做普惠金融。

相比北大、清华,复旦出了永利宝的余钢,贝米钱包的姚坤杰等。交大的张俊、顾少丰、李铁铮、胡宏辉四位创始人带着拍拍贷年11月10日在纽交所敲了钟。

这些中国顶尖的聪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想必都是很认真的,而在赚钱的时候,也同样认真。作为国内顶级学府出来的,对赚钱的嗅觉都特别敏感,割起韭菜来都是顶呱呱。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名校毕业生的身份,可以给这些人带来大量丰厚与便利的资源,尤其是融资和获取用户的投资。这个身份轻易就可以包装成各种精英领袖,出入各种峰会和颁奖场合,故事讲得满满的。一听说这个“行业领袖”名校毕业,有着非常雄厚的知识储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用户们赶紧就乖乖掏腰包啦!

这些顶尖学府里最聪明的精英们,用自己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物理甚至心理学知识,利用AI、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程式交易等,获取了巨大的利润。然而,这些聪明人从交易中弄走的确实那些不具备信息优势的、弱者的钱。他们所仰仗的,仅仅是自己的信息优势,而并没有做出什么革新,这种对社会进步没有什么贡献的所谓“创新”,不过是拾来的欧美牙慧。

世界最顶级的生命科学家施一公院士在年9月16日在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三届年会上说,清华80%的高考状元都去了经济管理学院,甚至很多非经济专业的学生纷纷转入这个学院。“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9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