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

河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751294.html

来源:金融界网站

核心结论:

在上周的报告《再论消费和科技的高估值——哪些能维持?哪些有风险?》中,我们对科技股的高估值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几个核心结论在于:

(1)科技股的业绩波动(或者说产业周期的波动)要远大于宏观因子的波动,因此,产业周期的起落是科技板块估值泡沫变化的更核心因素。

(2)利率上行或流动性收缩对没有业绩的高估值公司不利,但不影响产业爆发的科技股,比如典型案例包括:99-00年的纳斯达克(PC周期)、10年的中小板(智能手机周期)、13年的创业板(移动互联周期)。

(3)对于成长期企业(增速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不强,最终都是表现最好的公司;对于稳定期企业(增速在0-30%),买入估值对未来一年股价区分度较强,买入估值较低的板块未来一年表现要好于买入估值较高的板块;

因此,在当前A股科技板块整体面临无差别的高估值的情况下,市场又预期下半年的货币和信用回归正常化,股市流动性面临不如7月之前那么好的局面,的确对高估值但业绩一般的股票有影响。

但是,如果能找到哪些科技细分行业,未来一年业绩能够伴随产业周期爆发,那么当前就可以给予更高的估值容忍度。

本篇报告,作为渗透率系列研究的总论篇,我们以“渗透率提升”为核心视角出发,寻找能够容忍高估值的细分行业:

(1)为何要建立围绕渗透率提升的行业比较框架?

(2)不同渗透率阶段,公司的估值有何特点?

(3)渗透率底部提升行业的初步探索。

01

经济和政策周期的扁平化,

或使传统的行业轮动逻辑受限

传统大类资产配置和行业轮动研究,高度依存于宏观经济与政策周期的波动,尤其在周期大开大合的阶段。比如一个典型的行业轮动过程是,当经济周期触底复苏,可能首先带来地产、汽车等先导行业的复苏,进而依次传导至中游周期行业和上游原材料;当上游行业过热,经济周期见顶,全行业景气度全面回落,此时顺周期属性较弱的板块行业(如科技、必选消费)占优。

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降档和周期扁平化在不断被验证,依赖于经济和政策周期的行业轮动逻辑收到一定限制。尤其年之后到今年新冠冲击之前,主要的经济数据波动幅度在收窄,波动周期则被拉长。除了GDP稳步降档以外,供给侧改革后的库存周期波幅也在收窄;CPI数据在11-12年通胀压力之后,基本维持在以2为中枢的区间里。

对于经济和政策高度敏感的地产,同样近几年出现周期扁平化的现象。过去十年先后4轮宽松刺激中,前三轮都能明显观察到,房价以2.5年-3年为周期有规律地波动。但随着近年来房住不炒基调的不断强化,即使在应对新冠的政策刺激中,也未出现如前几轮的剧烈、普遍的上涨(全国百城样本)。

经济周期扁平化同时对应政策周期的扁平化。从以债务总额同比衡量的信用扩张-收缩周期可以看到,年以来我们至少经历了六轮比较明显的信用扩张周期,其中-、-、-是大级别的信用扩张;-、-属于信用企稳后的小级别扩张。而本轮信用周期扩张从年起,始终维持脉冲式的、应对式的投放。上半年疫情重挫国内经济并干扰了财政货币政策节奏,而随着经济数据逐步恢复,政策面也及时表态特殊时期的政策工具要适时退出。未来较长一个阶段信用周期可能都会维持在一个并不宽阔的区间内。

此外,由于疫情的影响,17年开始放缓的杠杆斜率再度抬升,结构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风险隐患较大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企业部门杠杆率快速提升,有一部分是资产缩水引发的被动加杠杆)。去杠杆/稳杠杆的大背景,也是限制政策周期大收大放的客观因素。

因此未来一个阶段我们将面临的是,由经济周期、政策周期驱动的风格切换与行业轮动更加钝化(当然,不意味着影响完全消除)。这可能就要求我们在行业配置上,一定程度上跳脱出经济和政策周期的框架,去寻找其他的驱动力。

02

宏观周期驱动的风格钝化,

细分产业趋势成制胜关键

大环境上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利率下行的组合中,并可能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与美国70年代之后的经济走势有一定类似之处。年代开始,美国实际经济增长中枢连续下移,同时在70年代抑制高通胀而利率飙升之后,美国债收益率也进入了漫长的中枢下移过程。

在经济增速降档、实际利率中枢下移的状态下,美股在风格上也出现了一定的“钝化”,表现为科技和消费的长期趋势性占优。年以来,美股年化收益最高的行业集中于消费和科技:航空国防10.9%、软件10.8%、休闲旅游9.8%、零售业9.8%、电子设备9.4%、卫生保健9.3%、食品药品零售9.2%、食品饮料8.9%。

回到国内,在当前的宏观预期以及内循环的政策引导(刺激内需、产业链补短板)下,以头部科技和消费股为主导的结构性市场逐渐明朗,周期运行对风格切换的作用钝化。中长期来看,传统经济部分仍然面临内生动能不足、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高、政策方面杠杆不能上天、房住不炒的基调,而新兴产业部门,以5G、消费电子、新能源车、云计算为代表的全球科技产业周期共振向上。增长模式的转变,政策主导加杠杆方向的迁移,最终通过相对业绩趋势的预期和兑现,奠定中长期的相对收益。

不过随着过去一个阶段风格上的极致演绎,当前市场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估值的畏高情绪。加上信用周期的走平,全面抬估值的空间受压制,科技和消费板块内部可能出现进一步分化。在宏观周期驱动的市场风格较为“钝化”的情况下,中观视角的细分产业趋势或成为制胜关键。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处于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和盈利周期的细分行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市场愿意为哪一个阶段继续支付高估值,由此我们引入关于渗透率的讨论。

03

渗透率视角:产业生命

周期的估值规律

根据产业周期理论,产业从兴起到衰退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一般而言,越是在早期进入,潜在的回报率越高,但相应的风险也越大。以产品渗透率作为观察产业所处生命周期的指标,则可对应为四个阶段:

导入期:新产品出现,完成由0到1,渗透率缓慢提升;

成长期:行业迅速扩容,渗透率加快提升;

成熟期:行业格局逐步稳定,渗透率提升速度放缓;

衰退期:行业饱和或衰弱,渗透率不再提升或被新技术取代。

本部分我们通过回溯过去三十年几个较为典型的技术成果,观察在产品渗透率提升过程中,行业及个股的估值规律。具体选择上我们覆盖了几个分支,第一是科技领域的技术革命,包括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第二是成熟消费品的细分领域,我们选择了汽车中的SUV;第三是不能直接用渗透率定义,但存在类似逻辑的国产替代领域,此处选择IC设计。

1、美股科技互联网的繁荣与泡沫

互联网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年的阿帕网,但其真正开始向普通大众渗透是在90年代之后。这背后的两股重要推动力,一个是80年代IBM引领PC市场,伴随着英特尔、微软等互联网巨头逐步奠定垄断地位。另一个是90年代之后“万维网”出现,互联网正式步入大众化时代,互联网商业模式百花齐放,共同促成了20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

我们分别以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硬件和软件领域的代表性公司IBM、微软为例,结合全球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和美国PC拥有率两项数据确定渗透率提升的节点,观察估值的变化过程。从数据上看,第一,硬件领域(PC等)的渗透要早于互联网的应用;第二,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互联网渗透率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加速渗透的阶段分别是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

具体看渗透率提升的各阶段(由于时间序列上部分数据的缺失,此处仅作大致的阶段划分):

年至年-PC渗透初期:渗透率估计在15%以内,IBM股价稳步上涨。

年至年-PC渗透率继续提升,互联网初步渗透:这一阶段IBM股价和估值步入调整期。互联网大众化尚在初期,数据显示年末发达国家互联网渗透率为11%,则预计年之前在8%以下,微软股价和市盈率缓慢抬升。

年至年-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升:年发达国家互联网渗透率突破10%,互联网商业模式兴起,信息爆炸时代来临,直接带动硬件、软件和服务领域市场空间爆发,促成互联网泡沫。这一阶段IBM和微软股价、市盈率都大幅攀升。

年之后,互联网泡沫破灭:截至年末,美国PC拥有率超过50%,此后增长斜率放缓;发达国家互联网渗透率突破30%,此后5年继续快速上升后放缓。IBM估值在互联网泡沫之后盘整了一个阶段,年之后持续向下,目前已回落至年代估值的下方。

微软市盈率同样在泡沫过后盘整了一个阶段,年之后开始持续下行,当年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渗透率达到46%,并在次年突破50%。此后直到移动互联网浪潮兴起,微软估值企稳回升,年微软估值回到了年初的盘整区间。

注:下图中为同时展现股价和市盈率,将IBM和微软股价分别除以5、除以3后作图。

2、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

21世纪第一个十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移动互联网开始萌芽;00年代末到10年代初,以iPhone引领的智能硬件正式宣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

以移动基站建设周期和牌照发放情况来看,第三代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约以5年为一周期,然后传导到用户端的渗透率。并且历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一次以成长股的牛市:

3G:年末基站建设加快→年1月发放牌照→年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10%。

4G:年中基站建设加快→年12月发放牌照→年2月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10%。

5G:年末基站建设加快→年6月发放牌照→截至年6月移动用户渗透率在10%附近。

并且历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一次以成长股的牛市。

以4G概念股富春股份为例:

年之前-4G初步进入应用阶段:3G用户渗透率在年9月达到峰值,此后逐步被4G替代,同时4G基站建设进入高峰(金麒麟分析师)期。这一阶段富春股份估值快速抬升,股价缓慢上涨。

年-4G快速渗透:年4G渗透率由年初的9%迅速提高至年末的30%,这一年富春股份股价和估值快速提升,即使有下半年的股灾,依然在年末创下股价历史高点。

年之后-4G继续渗透但斜率有所放缓:股价和估值持续下台阶,再未回到年之前的高点。

智能手机领域以代表性的零部件公司歌尔股份为例:

年至年中-智能手机快速渗透:这一阶段以iPhone4的出现为号角,智能手机渗透率在10%节点之后迅速提升并在年末突破50%。歌尔股份估值显著提升bing维持在历史相对高位,同时股价快速上涨。

年之后-智能手机渗透率放缓:年渗透率达到55%之后增长放缓;估值下行,股价进入波动期。直到年无线耳机等智能穿戴设备兴起,股价和估值再度快速上行。

3、汽车行业与SUV

年以来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地产周期兴起,以及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私家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反映到二级市场,汽车行业股价和估值也随着地产周期起伏。近年来新能源车产业链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70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