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飞三个小故事,浅谈深圳208产业集

北京儿童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1247.html

6月1日,深圳市出台1号文件《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决定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即20+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随着21个培育发展各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密集出台,3年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的宏大目标,让产业集群热度在商业圈一下火起来,感觉风中有钱的味道,但很多企业家不了解产业集群及如何运作,下面,鸿飞老师用三个小故事,浅谈下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互联。

PART01一、开加油站的故事

有个老故事说的是:如果犹太人在一个地方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然后第二犹太人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犹太人就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就很繁华了。而中国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中国人肯定开第二个加油站,后面又来人开了第三个、第四个,于是就开始了恶性竞争。

这个故事是夸犹太人比我们有商业头脑的,大家笑笑就可以了。它说出了一个现象,但并没有理清成因。中国人做生意为什么爱扎堆,为什么容易形成同业聚集,这是有历史成因的。中国自古重农抑商,商业思想文献就很少,新中国成立后割资本主义尾巴,改革开放后才急剧调转回来,但已经形成了整个商业断代,在缺少业务信息与商业训练的情况下,创一代借遍亲朋好友的积蓄来创业,面对隔行如隔山,选择熟悉行业成功企业模仿起步,甚至在老东家对面开厂,也是当时无奈的选择。

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早期一个镇或村出个能人,办厂成功了,周边纷纷效仿,形成了小商品、五金、灯饰、打火机等等特色镇,我国有大量地区县市有这样原因形成的产业聚集和传统产业集群,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坚硬的资产,并不是一手好牌但也并不差。

模仿扎堆容易产生恶性竞争,如何破解呢?我们可以推演一下,假如四个加油站之间采取价格战或办卡等手段来争抢客人,价格很快就下到亏损线下,由于加油站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各家都不愿退出,只能拼命死撑到处借钱续命,等熬上一二年到2-3家破产,最后的赢家也早已元气大伤,客户也习惯低价才来,想涨回去并不容易,周围也一片凋零。

那这种零和博弈局面如何改变呢?这就要切换到产业集群的思维,将这四个加油站整合为一体,通过联合采购降低油品价格,联合推广搞活动,吸引更多车主绕路前来加油,送券推汽车后市场及保养、再开快餐店和超市、便捷型酒店等等,这样大家都会有钱赚,经济持续繁荣,这就将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效应、品牌与广告效应、空间交易成本节约效应利用起来。

产业集群就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按性质可分为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三大类,利用好三种产业集群的各种效应,可以将蛋糕做得更大。

再拿加油站举例,要形成的这种传统产业集群间的联合,需要借外力来推动。我们设想一下,当局者迷,即使某个老板想到这种多赢的想法,邀其他几个老板喝茶谈了合作方案,别的老板会怎么想?这丫估计是挺不住了在求饶了,回去再加把劲,先将他挤出去再说,分蛋糕的人越少越好,有这种思维就导致进入恶性循环。

这个话事人由政府和协会来牵头最好,一来对保证税收有利,二来避免恶性竞争影响了营商环境,三来可以进一步加强区位产业集群优势。如果老板们的思想做通了,如何保证实施过程中各家不搞小动作、不互相拆台呢?这就要靠数字化手段,通过数字化系统打通各家采购、收银和促销系统,并通过线上将各家每天做延伸业务的快速结算收益和分摊成本,再通过会员增长和线上商城的业务增值,实现持续良性运转——这就是我们提出的产业集群互联。

举个实例:无为市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当地电缆及配套企业有近家,历史悠久,但企业规模体量偏小,单个企业投不起研发做不了升级换代,且融资成本高,相比江苏宜兴、苏州吴江等电缆制造基地没有优势;近几年受市场需求变化和互保联保模式影响,倒闭一大批企业,产业总体规模较高峰时萎缩50%,原本产业配套体系就薄弱,专用树脂、橡胶等绝缘高分子材料企业更不愿入驻,该产业陷入了持续下滑的通道。

产业集群平台思路

对此,我和中商产业研究院团队诊断后提出,无为市要做有为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赋能作用,建设产业集群数字化平台,将剩下企业联接到一起,发需求做交易开放共享,联手开展人才培养、课题攻关、设备能耗与工艺成本控制;各自组合做联合营销、联合搞定制化研发,统一集采服务,通过行业自律约束恶意报价,利用产业集群的效应,达到抱团发展、整体升级、共创共赢的新局面。

对政府介入是否会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我们认为,政府只是指导方向,协调和监督,借助民间协会联盟和第三方来推进达成,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加入产业集群互联的大商业模式,本身还是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犹太人有塔木德有教义要求有互助的传统,而福建有很多以村为单位,先支持一家把生意做起来,然后再带动全村将这个产业干深干透。政府引导这样的产业集群干到细分领域的世界第一,这种产业集群的成功不就是共同富裕吗,我想全国各地的区县产业集群也是如此。

PART02二、百年硅谷的故事

硅谷现在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的存在。很难想象一百年前,它还只是蛮荒西部的一片乡下果园,在美国算是落后的地区,并没有什么资源;硅谷是指位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湾区南面,背后靠山的一片狭长的湾区如下图。

在年,其所在的圣克拉拉县是人口仅4万8千人农业县,要矿没矿,要油没油,更没有黄金。附近只有美国海军的一个工作站点,位置上并不起眼,只是四季如春,气候宜居。

硅谷的诞生与斯坦福大学有很深渊源,斯坦福大学是由美国铁路富豪利兰·斯坦福为纪念独子,临时决定创办的民办大学。大学在其家族养马牧场上扩建,占地公顷,地方虽然很大,但边远荒僻。年开始正式招生,最早几年通过免费吸引生源,被报纸称为“农场大学”,而当时的美国西部也没有多少好企业,学生毕业后都只好去东部寻求发展。

年、校长DavidStarrJordan和日本学生联合会成员合影

30年代末,工程教授特曼大胆地尝试,利用空地,吸引仪器公司,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年,特曼出任副校长后,更进一步打造高科技的“斯坦福工业园”,批租土地、吸引投资、转让技术、开发成果。年,特曼的学生中有两名成功创立惠普HP公司,并在斯坦福工业园不断发展,做强做大。

50年代初,圣克拉拉县还是人口仅30万农业县,斯坦福工业园从起初的几家公司不断发展,年工业园只有7家公司,年增加到40多家,年达到70家,年90家公司。到年工业园内已经发展出家公司,在硅谷崛起过程到重要催化促进作用。

年,斯坦福大学人才资源及工业园创业氛围,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的半导体实验室进驻,而半导体实验室则吸引了全国各地精英到来。其后诺依斯、摩尔等八位青年科学家离职后,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肖克利创业失败后到斯坦福担任教授。

年,仙童半导体成功开发出集成电路,随后又经历了子公司模式和多次裂变,催生出英特尔、AMD、美国国家半导体,Altera等92家上市公司,形成半导体产业集群。仙童也被称为半导体产业的黄埔军校。

50年代,美国海军看中了湾区的资源条件,设立研究基地,后来,美国海军的大部分研究机构,也都陆续搬到了这里,使湾区成为了美国航空航天高技术企业的密集区。

60年代,美国政府大量国防订单刺激了电子产业的繁荣,计算机产业集群后来居上,在湾区发展出近2千家公司(著名的有苹果、太阳微系统、微软)。

70年代,经过媒体报道,代表电子产业的“硅谷”这一名称才正式出现,并广为人知,吸引更多创业公司和人才前往。第一波风投公司开始在硅谷成立,如红杉资本和KPCB等,后来,这些风投公司投资了亚马逊、苹果、思科、Dropbox、ElectronicArts、Facebook等,大获成功。

80年代,斯坦福大学一对教师夫妇创立了思科公司,随着生物、空间、海洋通讯、能源材料等新兴技术研究机构在硅谷出现,专业服务、创新服务产业集群形成,硅谷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

90年代,斯坦福2名学生在宿舍里开发出谷歌,随着软件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产业集群进入空前繁荣时期,发展出近3千家互联网公司(著名的有Google、Facebook、PayPal)。

年代,硅谷互联网泡沫破裂,随着智能手机诞生,基于云的电商和社交网络的产业集群蓬勃发展(著名的有Twitter、eBay、Uber)

目前,硅谷除了拥有Google、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公司、思科、Linkedin、甲骨文公司、PayPal、微软十大科技巨头、并拥有近万家电子工业企业,不仅成为美国电子工业的中心,也成为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硅谷已经形成以微电子产业为主导,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学等产业共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从硅谷崛起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1、教育科研对一个地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人才是一切的根本,需要保持人才的吸引力;3、顶级人才对行业影响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起到改变历史作用;4、高科技企业的不断裂变对产业是加速作用,风投资本起到助推和多样性测试的作用。

从“一无所有”发展成“中国硅谷”,深圳市用40年追赶硅谷年进程,创造了一个奇迹,同样是边陲农业县,深圳市在教育科研上一贯舍得投资;用最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吸引着全国优秀年青人,每个时代会定期涌现一批成功创新企业;而且历届领导放弃旧有利益引导腾笼换鸟,产业集群不断升级丰富完善;从平安、万科、中兴、华为、华侨城到腾讯、比亚迪、大疆、大族激光等世界知名企业,再到比亚迪、迈瑞医疗、柔宇科技、立讯精密等科创型企业,这也是深圳此次一口气提出20+8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底气。

本次提出20个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看着虽多,其实有清晰的脉络,大都属于某大产业的细分领域,如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智能大产业,这也等于是向兄弟省市宣告,这20块深圳包了,不用重复建设了,免得恶性竞争。一次性官宣也是对外招商广告,海内外有志之士,都到碗里来,一定小心将你们捧起来。

深圳产业发展不靠挖墙角,而是实打实科技成果转换。鸿飞老师参与发起的华雅科技成果转换研究院,也在尽绵薄之力;最看完21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我觉得对产业集群现状评估、存在问题、发展机遇分析准确,制定工作目标清晰、设定重点任务路径、将产业痛点转为重点工程上到政府层面解决,可执行度很高,政策红利满满。

深圳市政府是有为政府,建议各企业家重视规划和行动计划,争取向20大产业集群靠拢,争取进入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争取加入联盟共创共享协同发展。对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这7大未来产业,规律还没掌握,行动计划晚点出台,也合情合理。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密切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发展这类产业集群主要利用:学习与创新效应、资源集聚效应、分工效应、协同与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的互联商业模式与平台设计,更多要考虑结合各产业实际情况及推进计划,设计交易结构与产业联盟内协作分享机制,充分利用这四种集群效应实现多方共赢。目前,规划中政府倡导的还是行业龙头主导型,部分产业集群由市政府主导产业园区实现。线下有政府的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保证,线上主要由行为龙头搭建互联网平台,引导上下游及产业服务方等入驻,通过平台来实现敏捷沟通、高度协同、高频交易的新商业活动。线上线下结合将有效构建互联网+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互联,加速产业运转效率及整体竞争力,确保1.5万亿目标达成。

PART03三、合纵连横与联邦制

合纵连横的故事,估计大伙耳熟能详。战国时期诸侯林立,战争不断,秦强而六国弱的局面形成。苏秦为获取功名,以自己出色的口才、过人的谋略,成功劝说六国国君联合抗秦,即合纵,因外交成功并成为六国丞相。而他的师弟张仪则投靠秦国,劝说各国投靠秦国进攻其它的弱国,破解了六国合纵联盟,史称连横。

合纵与连横

我们推动产业集群互联,研讨中有朋友认为,我们就是当代苏秦张仪,要么用互联网将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对抗龙头;要么站在产业龙头角度,利用互联网平台吃掉中小企业。这种类比理解其实有很大误解。

首先,农耕文明产出有限,所以要抢地盘;商业文明则是合作共赢,利用产业集群效应能做大蛋糕,大家都能分得更多;其次,产业集群的对象是国际竞争,大家是作为联盟共同出海竞争,产业集群商业模式和平台设计时就会考虑跨境电商,跨国贸易,竞争格局变了。第三、产业集群互联并不存在会吃掉谁,因为联盟可以在产业链和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大收益,而统一管理的成本太高,反而用联邦制是最优的选择。

秦用武力统一六国进行硬整合,最终结局都不好,苏秦、张仪死于非命,秦国二世而亡,生死族灭。各朝各代分分合合。美国采取联邦制,各州有很大权利,但都遵守联邦宪法,只发生一次南北战争就回归常态;做产业集群互联规划,重点是进行顶层交易结构设计和宪法规则建立和运行,核心是做大蛋糕分好收益,是基于利他共生共创的思维,是基于新技术的产业协同和共生联合;

如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间通过合作互信,选择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新公司的治理结构必然要相应升级完善,请各老板加入董事会参与决策,方能将大量老板能级的经营人才整合,必然能成长为国际产业巨头,同时实现基业常青。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0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