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戈森
年,中国进入消费金融时代。
到年,中国的信贷规模,将达到44万亿。
面对崛起的信贷市场,如何在消费金融领域立足,并长远发展,风控仍是重中之重。
在一本财经学院举办的第三期风控闭门课程上,复星金服CEO申志华讲述了消费金融风控系统的搭建。
以下是他现场分享的部分干货:
01消费金融潜力巨大
我们从市场分析开始,扩大内需进行调整以后,居民的消费能力都提高了,中国的消费市场消费金融已经开始了,从这两年开始进入一个消费经济。
8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低端白领、蓝领等低收入人群和农民将成为上升空间最大的两大潜在人群。
为什么这么说呢?新一代的年轻人,家庭财富观念发生变化,现在很多人开始借钱消费,借钱买房,借钱买车,借钱去投资,借钱去出国旅游,借钱发展拓展业务,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因此社会进入这个层次后,消费开始爆发。
近几年,中国消费信贷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在20%-30%左右。一家银行一万亿的贷款,大概亿到亿属于个人消费信贷,这里面的大部分是什么贷款?是房贷。
我们现在人均是亿,发达国家美国现在是5万亿,我们中间差了七倍到八倍。扣除房贷后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款、个人消费信贷,我们中国现在的非房贷是4.5到6.5,这就是巨大的蓝海。
央行的征信是年、年开始启动,美国征信局大概已经从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就开始,就是说我们中间有很大差距。中国有14亿人口,有信贷记录的大概有三亿九,这个数据大家就看到了机会,很多P2P干的事儿,就是在填补我们的空白。
所以自然就出现了很多新的消费金融公司,出现了小微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征信、保险,也进入这个领域,更加普惠化、更加场景化。
京东有电商的买家卖家,做信贷,京东白条等;海尔有空调,有机器,有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后面还有那么多的零部件的供应商;阿里巴巴有淘宝和天猫,还有微众的微利贷商业模式,大概基本上是这些模式。
他们的优势是对自己的产业里客户上下游都很了解,但这个场景是碎片化的,你无法给他提供一个充足的金融消费需求,你只能提供很小的额度,这就是很多产业金融面临的一个困境。
要走出这个困境,更好的方式可能要另起一条路,专门专注做风控技术,购买数据,我把它拼起来,更好的客户画像,更高的额度,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方式。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银行还是有这个优势,就是银行它不做任何产业,银行如果说有这个能力把客户化画像拼起来,他当然要去买数据,那么它就成了。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纷纷加入竞争,银行面临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