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标志。我国建国之初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商业银行、保险业务)、中国银行(外汇业务)等几家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债券、期货、信托、基金等多种业务、不同规模的几千家金融机构,出现了金融大发展的形势。金融行业和电信一起是最早应用IT技术的几个行业,IT技术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金融IT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信息科技往往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外购系统来满足业务的基本需求,这一时期IT部门主要负责规划、需求、采购以及系统运维,是单纯的甲方,由供应商来提供标准系统+定制化开发。
第二阶段,单单外购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金融机构日益多样化、快速变化的业务发展需要,IT就进入了研发外包的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请一家或几家供应商长期驻场,根据金融机构的需求进行系统研发,项目的特色弱化,体现为长期合作,IT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复杂,增加了项目管理。
第三阶段,就是自行研发阶段,有实力、有需求的金融机构,将IT技术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会自建软件研发团队,系统设计、开发、测试、部署都是由IT部门自己完成,达到快速响应业务变革、完成业务战略转型的目的。
对于单个金融机构,以上阶段不一定都会经历。比如近年来成立的众多城商行很多处在第一阶段,保险资管公司多处在第一阶段或第二阶段,而有实力的机构一开始就走自建团队、自行研发的路线。总的来看,金融机构自建软件研发团队是一种趋势。金融行业中IT做得好的机构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都是自建软件研发团队,工商银行1万多人的IT队伍,为其业务发展、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利保证,在金融IT方面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
二、软件研发团队成长的四个阶段
1.多面手阶段
刚开始进行自行研发,团队草创,往往只有有限的几个人,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要承担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等各种工作,工作流程自然不会那么规范,能省就省,一切以上线为准。
这样的模式在初创期是能够运转的,效率也非常高。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对全局都很了解。但在团队人员增加、业务需求进一步复杂之后就需要转型,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初步专业化阶段。
2.初步专业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团队引入专业化分工,分为需求、设计开发和测试三类岗位、三个团队,各司其责。专业化分工的好处是“术业有专攻”,能够提高专业水平。按专业化进行团队建设和管理,有助于形成专业岗位的规范,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另外一个方面,一件事情、一个项目需要有不同岗位的人共同协作完成,就涉及到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处理不好,难免会扯皮。(怎么处理工作中的沟通,请见另外一篇文章《工作沟通的六个要点》)。想要高效协作,要做到“明确边界、规范流程、主动沟通、管控风险”。
(1)明确边界,就是要明确每类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做哪些事情,要有哪些产出。
(2)规范流程,是要建立和规范软件研发的工作流程,不同节点之间工作交接要有评审和走查,每个岗位都要梳理流程意识,积极推动工作进展。
(3)主动沟通,是上一环节的人员要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下一环节,要检查下一环节的工作成果是否与上一环节要求一致,下一环节要对上一环节的工作成果进行质疑,要及时反馈碰到的问题并确认解决方案。只有每个环节、岗位都主动沟通,才能将问题尽早解决,推动整个项目高效推进。
(4)管控风险,项目经理要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制定和落实项目计划,跟踪项目进度,管理项目风险,及时出具项目报表给项目干系人,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项目目标。
以上的团队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可谓是以“项目”为中心。但信息化资源的投入产出比难以保障,这就需要进入专业化的第二个阶段,注重规划、架构和产品。
3.深度专业化阶段(注重顶层设计)
为指导信息化资源投入和项目管理,还需要重视信息化顶层设计,包括信息化建设规划、IT架构治理和产品管理,将信息化建设体制从以“项目”为中心到以“架构+产品+项目”为中心转型。
(1)信息化建设规划以公司战略规划为基础,面向未来三到五年进行规划,每年对规划进行回顾和调整,指导日常信息化建设。
(2)IT架构治理,按照企业架构(EA)理论,以业务架构指导IT架构设计,并按照“设计-实施-监控-改进”(即PDCA戴明环)的思路进行架构治理。按照IT架构要求开展一系列基础性的架构项目,为业务类项目提供服务。各个信息化项目应遵循公司IT架构要求。
(3)产品管理,是从产品条线角度审视信息系统的建设,结合业务条线发展战略规划,建立信息系统产品规划,明确产品发展路径,通过一个个项目迭代来落实产品规划,通过数据来检查产品效果。
此外,在深度专业化阶段,还可以学习、借鉴、引入一些业界特别是互联网公司通行的做法,与时俱进,包括产品设计与管理,用户体验设计,前端开发,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等。
4.按照产品线建立软件研发团队阶段
目前最高效的组织方式还是按照产品线形成的“小而精”的团队,包括产品、设计、前端、后端、架构、测试、运营都在一个团队里,由同一个leader带领,维护一个产品线。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
(1)和其他团队的协作较少,绝大多数问题在团队内部解决,成员之间较为熟悉,团队凝聚力高,沟通效率很高。
(2)团队维护一个产品线,所有人都在考虑这个产品线的事情,不要经常在各个产品线之间切换,适合推行敏捷开发,产品能够实现短时间内不断迭代优化,符合“小步快走、快速迭代”的要求。
(3)适合鼓励创新,有利于评价团队工作,团队绩效好就可以争取更多资源,形成内部竞争,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很多互联网公司和金融机构都采用这种组织方式,比如公司就将软件研发组织打散为许多个小团队,其文化也是提倡微创新。比如中国平安集团IT团队也是按产品线组织的。
但是按照产品线建立软件研发团队有一些前提要满足:
(1)要有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规划能力,架构能力要强。
(2)要有专业的流程规范、人才队伍。在这个阶段专业部门弱化了项目职能,保留了专业管理职能,加强横向规范和交流,保证各个小型研发团队中相应岗位的专业性。
这些前提都应是在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已经具备了。
在这一阶段,看上去又是一个全能型团队出现了,却和第一阶段有很大的不同,是真正的脱胎换骨。
三、结语
金融机构软件研发团队的组织演化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不同阶段解决该阶段面临的问题。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也总会有新的解决方案,没有终点。这就是我们不断进步的过程。
End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