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金融反诈实验室报告假冒借贷APP电

近日,金融反诈实验室联合手机卫士发布《疫情期间假冒借贷APP电信诈骗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假冒知名借贷APP品牌、通过短信和网页广告等形式广撒网,并编织保证金、工本费、解冻费等名目诈骗钱财的骗局呈现高发趋势。年1月该骗局较上月下降54.1%,2月增长率则攀升至35%,并衍生出会员费、高级会员费等诈骗新托词,同时通过社交软件和假冒APP渠道实施诈骗的比例均上升。

2月骗局增长35%受害者遭遇连续诈骗比重上升9%

自去年9月假冒借贷APP骗局出现以来,金融反诈实验室便密切追踪该骗局并通过多渠道提醒公众预防诈骗。据反诈实验室数据,该骗局在去年10月达到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而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2月份骗局激增35%。在单个案例诈骗中,受害者被连续诈骗的占比达32.8%,较去年占比上升9%,分析认为这与诈骗团伙炮制连环收费名目相关。

通常在受害者接触假冒APP后,骗子以“注册会员需要钱”、“信息填错,激活需要钱”、“征信不足,包装征信需要钱”等名义再进行循环渐进的诈骗,甚至还伪造银保监局的文件恐吓用户,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据报告数据,在受害者被诈骗名义中,保证金、解冻费和工本费位列前三,分别占比27.7%、19.3和18.1%。紧随其后的则是新衍生的会员费,骗子谎称充值会员可快速放贷,不少人因此中招,占比达12.4%。

北方城市受骗比例上升社交软件渠道占比近三成

通常高仿APP和正规APP的名称、图标以及功能体验十分相近,大多数用户难以分辨。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监测数据,截至年2月底,发现互联网金融仿冒网站4.81万个,受害用户达12万人次,互联网金融仿冒APP个,仿冒APP下载量.7万次。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APP、短信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广告信息,继而发送高仿APP下载链接成为诈骗团伙的惯用伎俩。报告也指出,受害者接触假冒APP或假冒客服的渠道依次为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8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