镭射财经获悉,银保监会11月27日发布公告,同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集团)在上海市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01平安消费金融来了
早在今年7月,就有消息传出,陆金所将退出P2P业务,向消费金融公司转型。
对于陆金所可能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消息,陆金所官方回应称,陆金服P2P业务正积极响应和配合监管“三降”要求,现有产品与客户权益不受影响。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中心获深圳银保监局批复开业,这也代表着平安集团拿到首张汽车金融牌照。
如今看来,平安集团或在7月甚至更早时间,便开始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为陆金所去P2P后的转型铺路。
10月,平安集团正式对消费金融牌照表态,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中国平安拟合资设立全国性科技型消费金融公司,有关事项尚待履行相关监管审批程序。
当天,平安集团还发布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平安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63.2%。
11月27日,银保监会同意平安集团在上海筹建平安消费金融公司,并要求平安集团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审核股东资格、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02陆金所转型铺路
对于平安集团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用意,镭射财经认为,或是为陆金所在去P2P后的转型铺路,使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陆金所成立于年,注册资金为8.37亿元,是较早进入P2P行业的代表。
年3月,陆金所将P2P业务与平安直通贷款业务、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整合为“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强化自身作为金融理财信息咨询平台的定位。
当年8月,随着平安集团将普惠金融业务转让给陆金所控股,陆金所和普惠金融共同组成陆金所控股。陆金所包含剥离P2P业务后的开放平台,普惠金融包括从陆金所剥离的P2P业务及平安信保等业务。
年1月,陆金所控股完成12.16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亿美元。
作为国内最大的线上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以万注册用户数与亿元的个人零售端交易量,支撑着陆金所控股亿美元的估值。
然而,年,随着不少网贷平台跑路、欺诈事件的发生,网贷行业开始迎来全国范围内的整治大潮。
年4月,国务院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对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第三方支付、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领域广告等领域进行重点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到年3月前。
到年6月,央行等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业务规模不能增长、存量违规业务必须压降、不再新增不合规业务。
到年7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上表示,再用一到两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在长达三年多的整治工作推动下,不少网贷平台都开始走向转型道路。陆金所开始从单一的网贷业务向综合性的金融理财信息服务公司转型,由陆金服承接网贷业务,而陆金所则开始构建基金、保险、私募、信托、券商资管等综合性的财富管理业务。
在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示,上半年陆金所持续保持稳健增长,P2P业务占比少于20%,会积极响应监管“三降”要求(降机构数量、降行业规模、降涉及人数),有序转型。
随着去P2P化的推进,消费金融牌照对陆金所的转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年11月,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镭射财经认为,在如愿获得消费金融牌照后,平安集团特别是陆金所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将更加顺畅。
恒大研究院认为,风控能力、资金成本、消费场景是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平安集团来说,强大的AI科技能力、经历过信贷危机的人才梯队以及长时间风险业务累积基础,都是支撑其展开消费金融业务的优势所在。
目前,平安集团还积极开拓包括陆金所、平安好医生、金融壹账通、平安医保科技等在内的金融科技业务。
同时,作为平安集团旗下子公司,平安银行能够出色地解决资金成本问题。
截至年6月末,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净利润.03亿元,吸收存款余额23,.79亿元。
在消费场景问题上,平安集团的多元生态和丰富牌照是最好的支持。
一方面,平安集团旗下子公司包括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银行、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基金等,可以为消费金融在场景方面提供综合金融优势。
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与平安集团普惠金融、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金融与城市服务的协同发展,可以弥补过往没有消费金融公司的劣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