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行情下,如何进行合适的基金理财

近期市场波动幅度大,从年初至今无论美股、港股、欧洲市场和中国股市等均有较大回撤。先前投资在基金里的资金,近期抄底的资金,多数都被套了。

这样的情形之下,“基”民们的心情也随之上下波动。那么,当前是否还能养“基”?我该如何进行正确养“基”?如何进行合适的基金理财呢?

一、近期股票基金市场,可以说是“绿得发亮”,很多人因此一筹莫展

根据数据显示:年截止到现在,上证指数在点徘徊,创业板指跌破点。

有人说现在是‘黄金坑’,是‘抄底’的好时机;也有人说还会继续下跌,想再等等;更有甚者直接割肉卖出。在股市的长河中,从不缺预测者,但市场先生总一次次打他们的脸。

此时,我们不要轻易有抄底的想法,做不到的。你也不要奢望市场短期内会好转,更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跌了几天就会上涨。

今年春节后,尽管大宗商品比如黄金和原油等都涨势喜人,而股市则是一会红一会绿,连带基民的心情也起起伏伏。我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如果我能够早点预判到黄金和原油要涨,那不就赚大了?

可以说,对事件预判一直都是投资界的圣杯。可如果你不能划定比较精确的时间区间,单纯的预判,其实未必是能让人赚大了。比如年,如果你提前三年大量清仓股票,买入原油期货,那会怎么样呢?

那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预判而错过更多。因为预先知道股票会跌,原油会涨,这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样悬在投资人的头上。你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就不敢投那么多了,那么恰好就是错过到年气势如虹的大盘上涨。

然后会有更加痛心的等着你,因为这个时候是赶上了原油期货价格历史上首次为负。

可见,单纯的预判,尤其是没有多少前置条件的预判,更多的收获还是网络上的赞誉,对投资本身来说,效果并不大。

其实,战争也好,天灾也好,这些突发事件,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进步,那也就无法改变股市的周期。预判如果有,当然是好的,但这并不能代替投资的方法论,没有好的方法论,即便你有先见之明,也未必能从中获得很好收益。

二、应对市场波动周期:控节奏逢大跌分批买入

事实早已证明,我们预测不了市场,但我们也许可以学着去应对市场。如果你还有一定的闲置资金,可以选择控制节奏逢大跌分批入,千万不要做杠杆。如果没有资金就躺平,这个时候让你割肉估计你也舍不得。

我给大家看一张老图,我的白酒基金收益率超过%,也就是从年的市场低点分批买入的。

所以,我们不要总想着去抄底,更不要奢望买入就上涨,有时候好收益的取得就是需要付出资金的时间成本的。

可是,市场没有绝对低点,那相对低点该如何认定呢?比如年春节后开市,因疫情原因,市场大跌,上证指数跌幅达-7.72%,深证指数亦大跌-8.45%,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也普跌七个多点,这时我们就应该可以分批买入。

因为一些原因整个市场普跌时,这时基金自然也会跟着大跌,投资者情绪悲观,此时我们不要盲目止损,只要你选择基金没问题,可以‘逢低分批买入’,不要割肉当韭菜。

根据我的观察,多数人理财时经常会碰到两种情况:

一是跌了一段时间后,你还想再等等。可等到市场开始上涨了,你又觉得现在买有点贵了,还想再等它跌一阵,结果后来要么没买入,要么追高;

二是轻易交出自己的筹码,美其名曰:现在卖出,等跌几天后用更低的价格买回来,可以节省成本。这是自己跑着去找镰刀了。

既然不可预测,现在买入当然也可能会继续下跌。于是,在目前这种连续下跌行情下,我才建议大家要“控节奏逢大跌分批买入”。

要知道,分批操作可以有效降低择时风险,避免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买在高点,等到后期有更好买入机会时手中已无资金;又或是将持有基金一次卖出,享受不到后期基金上涨带来的收益。

三、最后,基金的选择,紧扣经济周期,当然也是有方法论的

这个话题在当前这个时期,确实很合适。现在市场反馈给我们的情绪也是如此,从年年底收盘至今,整个市场平均收益率降了20-30%,这只是基金收益,并非股市情况,大A情况实则比这个惨多了,玩股市的同学应该很清楚。

既然如此,要说到方法论,尤其长期投资的,我不得不提的就是经济周期。如果你股市观察时间长一点都会发现,股市中的板块除大牛市之外,大部分时间往往是轮动的。比如医药、消费、金融和地产等,往往随着各种消息和政策以及经济周期此消彼长。

美国美林证券在年提出了一个轮动的框架,称之为美林时钟。

我们可以看到:

A、左上角是增长时代,新兴发展中国家高速增长,高科技概念股大行其道,高增长、低通胀,一片欣欣向荣;

B、而等到增长到了一定时候出现瓶颈后,通胀开始增加,而抗通胀的大宗商品、能源走强;

C、然后增长遇到瓶颈时,通胀居高不下,整个经济出现滞涨,此时避险情绪浓厚,现金这种相对稳妥的资产开始走强;

D、但经济停滞加通货膨胀显然不可持续,最后会发展成萧条,萧条时代,债券因利息固定为正,变得更加受欢迎。

E、最后等经济在萧条中完成调整之后,又会重新进入增长。

从美林周期上看,在增长时代,多配置偏股基金,尤其是高科技成长股为主的基金,以进攻为主,争取吃到经济增长的红利;在通胀时代可以配置一些大宗商品、能源类的基金;而在滞涨时代可以吃到国家主导的基建和医疗的红利,最后萧条时代落袋为安或分批买入,等着下一个循环。

那么,风险的适配和赛道大盘的搭配都想好了,那就是基金选择的方法论。因为基金绩效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我们主要就看基金自身的历史参数。而基金自身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超额收益率,也就是基金涨幅和大盘指数涨幅之间的差距。

比如基金从净值1涨到了2,涨幅是%,而指数从1涨到了1.5,涨幅是50%,那么超额收益率就是%-50%=50%。这一点可以直观的从图上看出来,比如某石油指数:

这支基金的超额收益率就是32.83%-(-18.92%)=51.75%。

另外一种算法是.83%/81.08%-%=63.8%。这种算法比较体现趋势,在大盘向上的时候,超额收益率低于上面那种算法;而大盘向下时,超额收益率算出来更高。

当然,不管你采用哪种算法,基金超额收益的名次都不会变,这就是我们选择基金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即基金的业绩超越大盘的能力。

总之,在市场波动时,往往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因为这时总有一批价值、成长股被低估和错杀,考量经济周期,利用方法论,对基金选择和自己资产的稳定增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的确,投资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的人性,短视、冲动、盲目,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投资大坑。所以购买基金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千万不能急,更要求稳。

以目前的行情看,暂时也不会有一个止盈的需要,因为目前市场下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对于未来长期看好中国发展的,我们不妨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只要熬过这段经济不好的日子,相信国家经济会越来越好,相应股票市场基金也就会慢慢提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66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