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创新的迭代,和一家AI独角兽深潜其中

如何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6401995.html

在医疗领域,一定是以临床实践的结果来衡量一款AI产品是否优秀,是否能够帮助到医生,是否能够帮助到患者,是否能够帮助到医疗机构,而不只是看其中某一个方面的具体数字指标。

撰文

刘燕

技术实力该如何评估比较?

拆解来看,目光多半要聚焦在测试比赛、论文发布、行业案例到项目招投标PK,但在算法水平看起来越来越趋同的今天,小数点之后的识别率比拼,反而不在于技术本身。

这一点,依图科技一直看在眼里。「99%识别率的算法和99.99%的算法,区别在于可解锁的应用场景。」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曾撰文提到。

以计算机视觉入手拓展到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路线之外,依图选择着重突破两大行业方向——安防和医疗健康。

两年前,依图科技成立了独立子公司挺进医疗行业。

很显然,整个就医环节仍有很多待解的痛点,这给了市场足够多的想象空间。新技术门口总是挤满一波轰然而上的变革者,一边是对变化的渴望,另一边是难跨越的行业门槛,从在线医疗、移动医疗到数字健康,创新者的窘境反复上演。

再一次迭代,医疗又成为AI行业的「兴奋剂」。根据公开数据统计,近两年时间至少已经有超百家AI医疗公司,而热门应用医学影像吸引其中半数企业,原因就在于放射学科掌握80%以上的医疗大数据,是疾病诊断的入口。

但还是那些老问题,一切最难点还要回到解决临床科室面临多学科数据的挑战上。「而未来AI真正重要的应用场景也在临床科室。」依图医疗总裁倪浩说。

不难理解,医疗AI直面临床实践,所有的AI产品最终都要接受临床的考验。

在大家都还在谈算法的时候,这家AI公司要到医疗行业深处,研究行业和数据标准的问题。

算法是基础,不能忽视,但「翻译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如何理解医生的临床痛点,把医生的需求翻译成计算机领域的需求?

如何在算法的基础上搭建具体产品?

如何根据临床医生的反馈不断调整算法?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最终表现,尤其是在医疗领域,一定要以临床实践的结果来衡量一款AI产品是否优秀,是否能够帮助到医生,是否能够帮助到患者,是否能够帮助到医疗机构,而不只是看其中某一个方面的具体数字指标。」

为了避免训练用的数据集、标注人员和方法的差异带来的波动,依图医疗选择不再特别强调敏感性、特异性等标准,而是瞄向医生对AI产品生成的结构化报告的采纳率。

这既是一个最直观的效果对比,也更贴近医疗行业规则——只有医生认可你的报告,才有价值。根据倪浩的说法,从依图肺癌影像智能诊断系统医院的临床实践应用中看,结构化报告的直接采纳率是92%。

6月中旬,依医院推出首个基于多维临床数据智能治理的医疗大数据AI应用——肺癌临床科研智能病种库,以及全球首个肺癌多学科智能诊断系统。

在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看来,「这是AI医疗从科研走向临床的标志」,而对依图医疗而言,这是撬动行业的支点。

当我们提问依图是一家典型的AI技术公司吗?

倪浩坚定说:「依图医疗其实不是一家AI公司,而是医疗公司。我们目前在做的也不只是单纯的某一点的技术研发,而是希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将临床专家的诊疗经验融入AI产品,打造具备临床价值的『MDT医生』,这是一个很难很难的过程,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以下为机器之能对依图医疗总裁倪浩的专访,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当时我们在医疗领域的专业程度相比今天是天差地远,只想到要专注于做产品,但没有想到产品之外的一些事情。

年,也就是公司创办四年后,依图成立了医疗子公司,这个决定背后有哪些思考和目标?

有点机缘巧合。我大学是先学医后学计算机,从阿里出来之后就打算创业,只不过当时想去做C端的移动医疗。

年是一个比较好的年份,那时候深度学习在安防领域不管技术还是商业模式都被验证了。从个人兴趣和医疗领域问题的严峻程度来看,我认为医疗方向存在的不是「痒点」而是明确的「痛点」,所以我们当时就在想要去做医疗的人工智能。

当时这个领域里也没什么玩家,大家对这个领域都还处于比较懵懂的状态,所以做市场的第一个进入者挺好的,尤其是针对这些明确的痛点,人工智能技术也能够发挥比较大的价值空间。

我们刚开始想做的那件事和现在的方向,几乎没有变化,我们一医院优质数据跟顶级医生合作,做高质量的算法模型,医院去,给到基层医生,赋能基层,就这个思路,我觉得到今天也没变。

我们看到很多创业公司专注在AI医疗,或是一个计算机视觉公司把技术应用到包括医疗在内的领域,但单独成立一个子公司的不算特别多,对吗?

对,现在有几类玩家。BAT这一类,主要是在做投资收购或是成立部门做。其实在创业公司里做医疗方向的,基本上确实没有像我们这样花这么大力气去做的。

一开始你们就成立子公司,这个决定挺有意思。

这是因为当时认识到安防跟医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的领域知识是有一些可借鉴性,也都算是比较专业的toB的领域,但行业差异巨大。我们当时的考虑是,从公司的专业度来看,需要由一家独立公司去运作。

所以依图不是要做一个典型意义上的AI技术公司?

我们认为,依图医疗其实不是一家AI公司,而是医疗公司。依图医疗在做的也不仅仅是做一系列的AI产品,更是要基于AI产品矩阵,提升医疗体系的运行效率及诊疗规范性,同时把顶级诊疗机构的诊疗能力赋能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缓解当前中国最为急需解决的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的问题,让更多基层百姓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诊疗体验提升。

我们目前在做的也不只是单纯的某一点的技术研发,比如影像判读,或者自然语言处理,而是希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将临床专家的诊疗经验融入AI产品,打造具备临床价值的「MDT医生」,这是一个很难很难的过程,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明确成立医疗公司之后,你做出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那样做?

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是将这家公司开在杭州。由于过往工作的关系,我当时对杭州这个城市的认知比较深入,比较而言,杭州是一个创新氛围比较强的城市。

拿医院举例,医院在全国排到前20名,医院资源整体上还是不如上海等准一线城市,但是他们对新技术、新事物的开放程度,医院的专家们所不及的。这是我们这类创新创业公司非常需要的土壤和环境,到现在看,也仍然是很重要的决定,这使我们不少工作能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推进下去。

刚开始开展医疗业务时,有哪些挑战、如何解决的?

刚开始其实我们把困难分成两种,一种叫想象中的困难,第二种叫事实中碰到的困难。

想象中的困难医院为什么要跟我们合作?你又要拿数据,还要他花时间在这件事情上,然后我还什么都给不了他,比如知识产权。但在实际接触中,想象的困难倒不是困难,这跟当时的决定把公司开在杭州很有关系。

比如,我们起步的时候就敲医院放射科主任龚向阳教授的合作,他医院、医院的痛点,他觉得这个方向的创新性很好,所以抱着很开放的心态跟我们合作了。所以,想象中的困难一开始没有成为真正的难题。

没有想象过的困难,但在现实中碰到的困难的地方是,当时我们在医疗领域的专业程度相比今天是天差地远,只想到要专注于做产品,但没有想到产品之外的一些事情,比如产品上市前还有CFDA报批流程。

AI类医疗产品的报批上市,进度情况是怎样的?以前药品最慢,医疗器械会好一点,这种政策方面的门槛会对依图等公司产生多大的挑战。

报批速度有提升。不过,AI医疗类产品中,中国还没有发出一张证来,就是还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拿到证,但是国家的支持力度蛮大。美国FDA已经批了两款产品,虽然是小产品,就是不是像肺癌那么大的一个产品,但已经报批了,所以我认为国内也会加速。

AI产品落地临床首先必须要懂临床路径,符合临床使用场景;其次,产品要能够和医生的工作流密切结合;然后有很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你们的第一个客户是谁?是订单层面的合作还是开发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或产品销售出去?

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团队也只有我跟郑永升两个人。医院待了挺长时间,看医生怎么读片子,还拍了一些现场观摩视频,然后再去反复研究这些视频,针对专业流程去琢磨用技术怎么去解决其中的问题。也就是,从临床中去看实际痛点,然后再来设计产品,而不是先有产品的。

我们快速学了很多这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制定的目标就是跟客户交流的时候,不让他们觉得我们外行,你要会行话,你得能跟上他们的认知。另一方面,我们比较强的技术功底以及信守承诺的做事方式,也打下了之后快速拓展业务的基础。

现场观摩或者说去弄懂行业规则的过程持续了多长时间?

我们7月份成立,9月开始动手开发放射影像产品。其实我们中间也做过一些调整,我们做事情要想的比较清楚一点,不需要百分百清楚,但是得弄懂六七成,然后开始就要积极试错。

这个项目的完成是公司产品化的一个重要节点吗?

其实现在还不能说完成,只说阶段性的成果已经达到了商业化程度。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年的2月。

我们在年9月底10月初开始开发产品,到12医院开始试用,然后到第二年也就是年2月,效果就出来了,但这只是第一阶段做病灶的检出,也就是计算机来找病灶这件事情。那时候央视听说我们做的这件事,而且是发现科室使用效果比较好以后决定去采访,这是当时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我们把这段时间叫第一代肺癌诊断。后面我们的第二代又引入了随访,历史影像对比等功能,到第三代就开始引入良恶性判断。

从拿订单到真正可以向行业提供可实施的解决方案,中间有哪些门槛需要迈过去?

想要让AI产品落地临床,并不仅仅只是技术过关这么简单,依图的算法一直都是世界级的,在全球最权威的人脸识别算法测试FRVT中已经连续2年夺冠。

AI产品落地临床首先必须要懂得临床路径,符合临床使用场景;其次,产品要能够和医生的工作流密切结合;然后有很好的人机交互方式,敏感性、特异性等基础指标必须过关,能够解决医疗机构遇到的某些问题。

在业务方向上,依图医疗是选择了不同的疾病方向一个一个去突破吗?

我们明确在肿瘤、心脑血管和儿科这三个方向。我们选择事情的逻辑就是:

第一要有可做的事情,这个阶段太早期了,做的事情要看性价比,也就是做这件事情之后是不是能让更多人受益,对公司来说也意味着市场越大,第二是对临床医生有真正的价值。

这两点非常关键。所以我们做肿瘤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现在像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疾病国家都在鼓励早期筛查,早筛查意味着它进入到体检体系里了,这个量就会比门诊大很多。心脑血管一直是在国家医保范围内,基本上是医保负担里面最沉重的一块。儿科的痛点很明显,儿科医生缺口又非常大,加上我自己也刚有了小孩,有非常切身的体会。

具体的典型痛点是什么?

其实产品思路都是从一线医生日常工作中来的,针对他们做设计。因为说白了,主任不会去看简单的常规性片子。印象比较深刻的细节是,一个试用我们产品的医生说,以前他一瓶眼药水几天就用完了,因为老是对着电脑看片子,眼睛干涩,一天看片子要持续到晚上8点左右。

我们这套系统用起来之后,他说他的眼药水能用挺长时间,并且基本上在下午4点钟能看完了。这是他们对于变化的直观感受,这种来自医生的反馈对我和我们团队的正输入,也就是激励作用还是蛮大的,医院用我们产品更打动人。

医疗行业对AI技术的认识是什么?这些年有哪些明显变化吗?

这个过程确实是渐进的,反正一个新事情出来的时候,一般可能只有10%的人会投入进去,可能80%的人观望,还有10%的人是非常激烈地反对。今天这个比例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就是现在我觉得至少有50%的人是很支持它,也许那10%反对的人还没变,但是支持的人已经变得非常多了。不管是放射科的大佬还是全国医疗行业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现在在各个公开场合几乎都不谈别的,只谈AI。

但也不得不说,现在有个现象是,一些比较急功近利的AI创业公司,为了让宣传数字好看把敏感性设置得很高,造成假阳性增多,反而成为医生工作的负担。

为了保证病灶不漏掉,比如说原来这个片子只有2个病灶,为了不漏掉,他找出22个,其中20个是假阳性,这会让医生的负担加重,也就是说,医生要把这20个都看一遍,把那些假病灶去掉,只留下2个,这就是一种负担。

对我们来说,我们还是希望让医生真正从技术创新的产品中受益,所以我们专门做了一些降低假阳性的模型,我们在肺癌筛查里面有十几个模型,这是其中之一。这可以让医生不用做更多工作,直接采纳我们的结果。所以,我们讲的数字是超过90%的片子不再需要医生改动,也就是可采纳片子结果的比例,我们认为,这是对医生临床工作比较直接的帮助。

这个比例具体是多少?

这个数字一直有提升,现在是在92%左右。

老谈算法就是外行,内行都得看数据,这里面一个核心问题是,算法跟数据都很重要,但数据今天可能是更能建立壁垒的事情。

以肺结节检测为例,医院不同部门想要的结果应该是不同的,作为公司来说,对实现产品有什么具体要求?

你说的很对,我们以前的产品是做给放射科的医生用,然后他们的工作其实是只写我看见了什么,不做判断。到呼吸内科时,或是到肿瘤科的时候,他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8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