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金融主题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内领先的独立支付公司汇付天下有限公司(,HK,以下简称“汇付天下”)承办,第一财经作为协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作为合作单位,共同打造“AI+金融”思想盛宴。
享誉世界的统计学家和金融工程学家范剑青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智能金融可谓是影响世界经济的“奇特”因子,同时就科技创新拓展金融服务对象、大数据驱动下带来的金融模式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球AI泰斗级人物迈克尔·欧文·乔丹(MichaelI.Jordan)教授,在题为“MachineLearningMeetsEconomics:TheDecisionMakingSideofAI”的主题演讲中,深入阐述了机器学习面临的新挑战及新机遇。对于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MichaelI.Jord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来看,中国在支付行业发展走得较快,未来有望带动其他地区更快的发展。”
就“AI+支付”领域,国内支付行业领军人物汇付天下董事长兼CEO周晔还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帮助支付创新和风控赋能。周晔表示:“在新技术驱动下,在未来1~2年,支付行业一定会呈现出一个更加成熟的业态,并将形成规则2.0时代。”他还预判道,在中国走向支付行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将吸引其他地区的模仿、或者跟进。
AI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风控和服务领域,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智能信贷审批、风控与反欺诈、客户身份鉴权、智能投顾、人工智能辅助量化交易、无人银行、智能客服等诸多创新应用。
以信贷业务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在贷前、贷中、贷后各个阶段。在贷前获客阶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画像,从而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匹配的金融产品,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转化率;在贷中构建反欺诈模型、信用风险模型,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提升风险区分度;在贷后实时、多维度分析用户的行为,获悉异常行为、进而调高风险定价。
在十年前,业内无法想象的实时在线风控,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基础的风控手段。周晔表示:“金融里面最核心的风控。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看到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银行在做反欺诈、反洗钱达到了毫秒级,这完全颠覆了以前传统银行的做法。”
放眼当今世界,以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逐步成熟。在支付、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场景的应用日益深入,在改进金融业务流程,优化金融投资决策,提升金融服务绩效,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凭借全社会丰富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以及加速积累的技术能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规模和发展速度已位居全球前列。”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强调提出了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创新智能金融服务,加强金融风险智能防控等具体任务。为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场景化的金融是大趋势
“大概七八年前中国能够接受电子支付的商户数不会超过万家,而今天不会少于0万家。大量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都接入了支付。”周晔认为,在过去十年当中,支付行业首先大规模使用新的科技,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架构和商业模式。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数字化变革的时代。无论是新零售、还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都离不开各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前,一个企业如果要做数字化,要成立一个巨大的IT部门,或者外包找一个IT服务商、软件服务商或者系统集成商。而今天,通过SaaS商务服务的形式,使很多中小企业以前承担不起软件开发费用的现在可以承担了,成本是以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的过程中,场景化的金融,一定是接下来的大的趋势。”在周晔看来,支付行业有数据,有客户,掌握了资金流向。在整个支付行业中,无论是银联、网联,还是闭环生态型的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