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南大栋梁张洪胤ldquo

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他,GPA:4.72/5.0,专业排名2/

他,是斩获“花旗杯”全国冠军的软件精英

他,是获评省级优秀干部的卓越学生工作者

他,是在数据库领域踏上新征程的拓荒勇士

他是南京大学年度栋梁特等奖学金得主

毕业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级本科生

张洪胤

从编程小白到全国冠军

与很多数学基础好、热衷于打游戏同时也非常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一样,张洪胤与软件工程的“相知相遇”,始于对“软件”字面的简单理解和他对代码世界的无限好奇:“当初面临选择时,只是稍稍对软件感兴趣,但当我逐渐熟悉软件专业工程以后,我发现这个专业还蛮适合我——虽然写代码的过程十分枯燥,但当你把它运行起来之后,便可以去按照你所想的去操作它,这也是我对‘工程’二字最初的理解。”

软件工程相关课程词云

但填报了软件工程专业的张洪胤并没有编程和算法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开始连代码都没有写过,不知道怎么写,甚至编辑器都不会打开、不明白它们的运行原理。和那些已经写过算法、程序的同学比起来,肯定是会有区别的。”为了更好地跟上课业进度,张洪胤在入学前的暑假便开始积极地做准备、提前“入门”:通过高中校友的渠道、通过小蓝鲸的公众平台文章,他主动联系上相同专业的优秀学长姐,虚心地向他们请教专业相关的问题,咨询他们曾经的入门经验;同时,张洪胤自己在众多平台搜索并下载学习资源,在学长姐的经验指导下认真自学——不拘泥于课本、多方探索、汲取知识,方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方法。

张洪胤参加毕马威思维创新大赛

脚踏实地、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让张洪胤在专业领域获得了迅速的成长,应专业对于实践的要求,他不断尝试、参加各种比赛,通过比赛的磨练持续锻炼自己,不断刷新自己的上限……比赛过程中,团队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慢慢生出默契、配合趋于流畅,作为软件团队负责人的张洪胤,更是在一次又一次带队挑战新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出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成就感反馈回来的自信与热情,带给他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也让他时刻怀有信心,对更高的舞台发起冲击和挑战!

张洪胤参加的第十六届“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

“‘花旗杯’作为金融创新大赛,是我们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一次比较正式地,与外院系的同学接触,并尝试获取生活中真实需求的比赛——这契合着我们软件工程中‘用户需求的获取’。我们会接触到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同学们,尝试将他们的需求在我们软件里实现,再邀请他们测评我们的软件,形成意见反馈,最后不断迭代更新……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开心的,虽然它也不时伴随着痛苦,但我们能真正感觉到,自己在尝试帮他们去实现真实的需求——而这可能就是做软件的魅力!”

扎扎实实的努力终有回报,张洪胤带领他的软件团队斩获了第十六届花旗杯全国冠军。回首他的竞赛经历,每一次绞尽脑汁的选题、每一次山重水复的困窘,每一次冲破桎梏的喜悦,如今都化作他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他继续前行的路途上给予他信心与意志,鼓励着他继续前行!

“我是一个好奇的人”

学习和竞赛之余,张洪胤还担任着软件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的职务,不仅如此,曾经的他还是软件学院团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南京大学学生会部长团的成员。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自己,那么第一个关键词一定是‘好奇’。读大一的时候,辅导员宣传什么活动,我便参加什么活动。团学部门举办什么活动,我也参加什么活动——总之所有的事情都要试一试。大一全年几乎一直在四处参加活动,虽然大二大三有所‘收敛’,但就是出于好奇——没干过的事儿,我都想去尝试一番!”

没人有超能力,张洪胤学习工作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的背后,是他付出的非比寻常的艰辛。在最忙碌的那些日子里,一天下来需要他去处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有时可达到五、六十件!这个数字夸张到,他的电脑屏幕都装不下的程度。虽然每一天都很辛苦、疲倦,他始终告诉自己:“接了这么多锅,不能砸在手里,你至少得做出来一个令人满意的东西。”努力与负责,是他对自己的第二个定义,也是身边的老师同学公认的“人格标签”。“想要得到更多就必须付出更多,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所以要通过‘让自己忙碌’来倒逼自己更快地进步、提高!”

张洪胤参与组织的软件学院晚会

年是软件学院20周年院庆,作为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的张洪胤,又承担了新的“重任”。团学组织成立多年,每一年举办过什么活动?有无资料留存?能不能做一次成功的档案整理工作来迎接院庆?全新的挑战对张洪胤而言不算轻松,今年上半年,他组织人手整理软件学院院团委、院学生会、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院科学技术学会四大组织的资料,体量之庞大也不禁令人扶额。多页各类规范文件,25GB的各类素材,将近多个文件……梳理之后要进行整合和提炼,为软件学院院庆以及之后的工作做借鉴参考,这很具有挑战性。“将压力化为动力,每一次艰难的进程都会带来崭新的蜕变!”面对重担,张洪胤坚定地说道。

“随着自己一步步前进,各种活动中,遇到了许多nice的人,经历了许多很棒的故事……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在不断成长,技能也在不断提升,周围的人也在一同进步。慢慢地,这个节奏成为生活的习惯——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去‘成长’。作为第三个关键词,我的大学生活一定是不断‘成长’的!”

优秀背后,绝非偶然

又要打比赛又要干学生工作,怎么能兼顾得好功课成绩?或许,你缺一份50余万字的笔记。

张洪胤整理汇总的部分笔记封面截图

大学至今,张洪胤已积累下超过50万字的笔记,除了课本,笔记的来源还包括他经常浏览的学习/交流论坛、网站和前沿文章,他将许许多多零碎的知识和tips统一梳理并整合为自己的学习资料,并且毫不吝啬,在开源社区(GitHub)上分享了自己的整理成果,以供更多人参考和学习。通过这些资料,小蓝鲸发现这里不光有张洪胤基础的课程笔记,还有着他对软件开发技术领域的探索、以及他对软件这门学科的理解与认识。

“在网络上会发现很多,其他的同学、同事或老师、前辈已经总结过的笔记,但是他们的组织方式和我的理解方式不太一样。我自己的组织方式,会把很多关于某一个问题的描述汇总在一处,然后对这些进行整合。在我二次加工的环节中,我还希望能把问题讲得更丰富一些。闲下来的时候,我还会‘翻炒’一下笔记——通读一遍然后进行修改增删,因为笔记是一年前或两年前写的,那时候我的认知是一个水平,但我现在认知又是一个水平,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局部的修改。”

很多小蓝鲸都深有感触——进入大学之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貌似都不够专注了,总会有很多事情来打断自己的固有节奏。拥有着不同“身份”的他,同样也曾面对过这样的问题,而怎么样才能时刻高效率地做好多线程工作?张洪胤同样有着自己的“秘诀”——

1.首先我会给所有要处理的事情排一排优先级——重要的事情先做,这期间即使遇到其他的事情,只要它不太重要,就不要轻易中断。不重要的先搁置,之后再回来处理。

2.如果事情繁多,不妨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下来,并且用软件管理起来,以便于计算机(手机)来提醒你,这样就不会轻易出现发生因为遗忘而误事的情况。

3.每天睡觉前,梳理一下当天所有该做的事情有没有做完,如果没有做完可能要相应调整第二天的计划,调整的过程既是一个自我改善的过程。

4.最后,一定给自己预留空余时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效率是否一定能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工作,同时也不能保证有没有‘从天而降的临时大锅’。多留一些时间让自己‘从容不迫’,才不会因为慌乱而导致效率下降、恶性循环。

缘分征程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如今的张洪胤经过了各个方面的探索,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继续写下新的人生篇章。

四年之前,张洪胤遇到了一位优秀的朋辈导师,学长给予了他许多经验和指导。他们又在同一个数据库的研发团队中相遇——“这是一种神奇的缘分,更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传承!再次相聚,既熟悉,又温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谈到数据库这个方向,张洪胤提到,数据库支撑着整个工业互联网的上层应用。在数据库开发的这个新方向,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保证自己写的软件是好用、耐用、实用的。“数据库服务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上层应用是否能运行良好。我希望我实现的相应服务,能够生产一些价值——我喜欢这种创造价值的感觉!”数据库不算是完全熟悉的领域,张洪胤对此充满了好奇。同时,数据库领域的研究也充满挑战,他希望自己能勇敢面对这些挑战,不断刷新自己的上限!

番外:“栋梁”之路,学长有话说

从高中到大学,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与过渡”——大学的学业往往并不是你的全部,不管功课是否让你觉得枯燥,尝试用一种好奇的眼光去看待、怀着好奇心去拥抱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或许“能看到的回报”不及你的预期。作为一名工科生,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抱着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深深地扎进去做一颗螺丝,然后慢慢地去改善整个环境。

另一方面,你或许可以尝试去拥抱一些你之前从未尝试过的领域,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或许你在这个过程中会时刻感到痛苦、彷徨,很多不确定,你会去质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去质疑自己能收获什么?去考虑“如果我偷懒”会怎么样?我始终坚持——但行好事,无问西东。大胆去做你认为有意义的事,用更温柔、温暖的一种态度去拥抱整个世界!或许短时间里你看不到回报,但请相信,未来的某个时刻,这份“回报”将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与你转角相遇!

图片来源

张洪胤

采访

李芝坤

封面

李芝坤

文编

王梓峻

美编

鲁韦彤

责编

王梓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5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