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科技研究报告AI应用加速落地,智慧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安证券,尹沿技)

1业务领域积淀深厚,产业链爬升创造业绩拐点

1.1发力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解决方案

深耕智慧城市与智能交通,行业积淀打造竞争优势。公司较早进入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业务,有大量成功项目案例。在智慧城市方面,公司年进入公共安防领域,利用智能识别、海量存储搜索引擎等自主研发的核心科技建立视频监控平台。目前公司已落地项目覆盖17个省份40多个城市,包括广东公安云视频工程、山东青岛南区“天网工程”等。在智慧交通方面,股东佳都集团于年起已在新加坡开展轨道交通业务,公司于年承接了轨道交通业务,提供屏蔽门系统、地铁监控系统、地铁视频分析系统等产品。目前公司已在成都、广州、长沙等城市落地地铁全线路解决方案。

持续向上提升产业链位置,布局全国市场推出成熟解决方案。公司按业务类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分销业务期(-):公司于年成立,主营业务为电子终端代理分销,于年在新加坡上市。2)集成业务期(-):年起,公司收购新太科技,将业务重点转移到系统集成服务中。年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确立主营业务发展布局。年进行重大资产重组,通过收购新科佳都等公司拓展了智能化轨道交通业务。

3)智能业务期(-):年起,公司切入人工智能业务,注重提供自研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于年通过投资并购完善产业和技术布局,壮大了在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图像大数据等领域的实力。公司拓展全国市场,在数十个城市实现项目落地。强调自研产品,增强公司利润的可增长性。公司业务持续沿产业链爬升,目前已经可以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完整自研解决方案。

公司深耕人工智能领域,解决方案不断创新发展。公司主要有智能化轨道交通、智慧城市、ICT三大业务线,具体来看:1)智慧轨道交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车站开展智慧系统建设。主要功能包括自动化售检票、站台门、监控系统、轨道交通通信系统;2)智慧城市以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云服务为核心技术搭建大数据平台以实现城市可视化管理,产品涵盖公安监控视频平台、可实现车辆查询和轨迹检测的道路卡口大数据平台等;3)ICT业务服务于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包括网络及云计算产品与服务、IT综合服务两部分。公司未来业务重点聚焦于以智慧城市和轨交为主的AI技术的落地场景,年公司发行8.75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为期三年的城市视觉感知系统及智能终端项目和轨道交通大数据平台及智能装备项目建设。我们认为,公司募集资金的投向立足于公司长远发展战略,对公司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1.2股权结构稳定,战略投资壮大“智能+”产业共同体

创始人为第一大股东,股权结构稳定。截至年第三季度,最大股东为公司创始人刘伟,直接持股3.85%,通过佳都集团有限公司与堆龙佳都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所有权间接持股14.71%,合计控制18.56%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量合计32.57%。公司数次推出股票激励计划,与员工共享发展红利。

加大业务协同领域的投资,壮大“智能+”产业共同体。一方面,公司在已有数十年技术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投资在机器视觉、轨道交通等与公司业务协同且具有竞争力的公司,并充分发挥自身在这些领域与所投资公司的协同效应,如公司联合其控股子公司、智能交通行业引领者方纬科技率先创造性的提出了IDPS交通大脑;另一方面,持续战略投资以壮大“智能+”产业共同体。年公司投资了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软件提供商睿帆科技,这将加速公司在轨道交通、公安等领域解决方案的落地。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投资参股其他公司数量的增加,公司会加速技术积累,构建更全面的“智能+”产业共同体,增强不同业务之间的联动性,加速公司横纵双向的发展。

1.3多位复合型背景高管领路,股权激励绑定核心技术人员

高级工程师与管理型人才共组高管团队,且多人具有复合型背景。多位高管具有工科学位。公司董事长刘伟先生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力学系,为高级工程师。高级副总裁李德紘先生为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暨环境工程学系终身长聘教授。李德紘先生同时担任多所国内顶级大学顾问教授,研究方向对口公司战略布局。此外,公司部分高管具有工科与金融混合背景,并兼具技术人员与公司管理经历。高级副总裁熊剑锋本科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同时获得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副总裁石立阳兼具工程师与销售总监从业经历。

积极推动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激励计划绑定优秀人才。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调动核心团队积极性,公司多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激励计划。年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万份股票期权,年与年分别授予限制性股票万股,万股,解除限售条件与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挂钩。年公司再次推出股票激励计划,向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共人授予万份限售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74%),授予价格为4.02元,以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指标分三阶段解除限售。我们认为本次股权激励在保证公司人才队伍的稳定的同时,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1.4业绩迎拐点实现高增,毛利率持续优化

营收迎来拐点实现高增,归母净利润增速加快。营收方面,年至年,公司营业收入由28.5亿元增长至50.1亿元,CAGR为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36%增速,迎来业绩拐点。主要原因系:1)年至年公司处于“规模发展期”战略阶段,这一时期内规模大幅增长;2)年至年公司处于“创新发展期”战略阶段,自研产品在项目中的占比逐渐提高,沿产业链爬升;3)Q3营收大幅增长主要系轨道交通项目进入规模交付阶段,业绩得以兑现。

净利润方面,至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1.1亿元增长至6.8亿元,CAGR为84.7%,Q3归母净利润实现%的高增,主要系:1)公司持续推动“大项目+核心自主产品”的业务模式,加大自主核心产品占比;2)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毛利的智能业务产品线增长迅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年归母净利润较上一年有大幅增长主要系投资云从科技收益所得。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设立经营平台助力市场拓展。分业务来看:1)智能化产品线依托多个拳头产品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线,营收从年的2亿元增长至年的4亿元;2)轨道交通和智慧城市业务占比下降,主要系疫情影响所致;3)ICT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营收占比从年的37%增长至年的54%。分地区来看,公司目前营收以南方地区为主,年至年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以上均在65%以上。随着公司在广州、中南、西部等地区域经营平台的设立,公司的业务有望在其它地区进一步推广。我们认为,一方面,公司加大在大项目中自主研发的智能化产品的导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其它地区业务的拓展也将导致公司营收规模的扩大。

综合毛利率不断优化,行业智能化产品线毛利率达55%。公司近四年的毛利率不断优化,由年的13.6%增加至年的15.9%,但ICT业务主要为集成项目,未涉及研发,且该领域较为成熟,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因此毛利率较低;而ICT以外的业务涉及公司自主研发,去除ICT业务之后公司近四年的毛利率优化更加明显,从年的16.2%增长至年的26.5%,这主要系:1)注重在相关行业解决方案中导入毛利率较高的自研产品,通过高毛利产品占比的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的提升;2)有选择地承接项目,主动减少对与自研产品占比较小的项目的承接;3)规模效应凸显,单位产品成本压缩。

运营能力逐步提升,费用率较为稳定。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率逐渐下降,由年的6%下降至Q3的3%,一是因为公司加强对销售费用的管控,二是相关收入准则、政策调整所致。2)管理费用:年至年公司的管理费用率逐年下降,而年至今增长之后保持稳定,这主要系公司引进中高端人才及股权激励加速行权所致。

研发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研发费用率和研发人员数量均保持增长。从研发费用率来看,年至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3%/4%,其中,公司高度重视自研产品研发投入,去除ICT业务后的研发费用占比快速提升,由年的3%增加至年的9%。从研发人员来看,研发人员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占比均在逐年增长。这主要系因为公司注重自主研发、重视自研产品的迭代升级以及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的创新,为此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不断引进海内外知名院校硕士、博士共组技术团队。(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乘AI应用之风,“智慧+”业务有望迎来爆发

AI算法优势巨大,促进轨道交通与智慧城市技术升级。随着图像识别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传统算法处理数据的能力已不能满足大量数据处理需求。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算法学习能力强、适应性好,能够有效加强复杂环境下图像识别精度,增强数据处理与模拟能力,能有效升级轨道交通业务中的人脸识别、无感支付、应急情况模拟等功能以及智慧城市监控图像识别、道路交通信息数据模拟等功能。

2.1AI赋能轨交蓬勃发展,自研产品卡位数智化升级需求

2.1.1行业:轨道交通需求尚存,智慧化引领发展新态势

我国与发达国家间城镇化率差距尚存,稳步提升促使交通需求持续释放。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基本已达到80%左右,例如美国年的城镇化率为83%,日本为92%。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63.9%,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约20%的差距。这一方面显示我国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未来政府有望持续在城镇化建设加大投入。我们认为,城镇化的步伐之中蕴含了大量的轨道交通需求,其有望加速货运、通勤等多种交通需求的释放。

政策加持助推轨道交通发展,智慧化需求有望加速释放。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轨道交通行业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快速发展。为此,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引导并支持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年至今相继出台了《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文件以明确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其中,年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分两个阶段打造中国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到年,中国跻身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行列;到年,中国进入世界先进智慧城轨国家前列并乘势领跑发展潮流。

运营里程高速增长,科技赋能轨道交通加速升级。一方面,截至年,中国累计运营线路总长度.7公里,位居全球第一。但在运营组织的智能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度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我国智慧轨道交通行业迅速发展,其市场规模从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年增速均在20%以上。轨道智慧化能够提高轨道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决策支持能力,如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列车高效运营,在异常情况下能快速整合多方信息,减少损失,助力地铁业主实现降本增效。我们认为,研发并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智慧轨交,从而实现城轨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且随着地铁云、交互式客服等应用的落地,轨道交通智慧化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2.1.2公司:AI助现有应用场景下的产品更新升级,智慧轨交厚积薄发

六大产品线共筑轨交业务,自研产品占比提升为未来发展树信心。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为向地铁、有轨电车等场景提供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公司客户科学决策、提高地铁运营效率。目前,轨道交通业务主要有六大产品和解决方案,分别是智慧车站、智慧地铁大脑华佳Mos、AFC自动售检票系统、PSD站台门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和CBN通信系统,现已在广州、武汉、天津等23座城市累计完成数十条地铁智能化项目交付。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更多自研产品导入到相关解决方案以及公司在列车调度匹配、故障检测等领域算法能力的提升,公司有望进一步提高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从而在轨道交通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

以A.I.实现精准便捷安全的乘客服务,智慧车站开启轨道交通新时代。“智慧车站”通过在感知阶段、分析阶段和决策阶段应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对地铁车站中的AFC自动售检票系统、PSD站台门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等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从而成为集“刷脸”进站、交互式客服、智能安检、全息站控等智慧应用于一体的地铁线路。年9月,全球首个A.I.智慧车站即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智慧城示范站正式落地,这标志着新时代广州地铁建设的启航。我们认为,广州智慧车站的建立将为中国其他城市智慧地铁站的建设提供样本,轨道交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

“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助力地铁各业务融合,实现降本增效。“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是基于地铁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新兴信息技术搭建的支持迭代开发、生态开放的智慧城轨运行平台,通过提供客流分析、智能调度、故障预测等应用,全面实现城轨智能运行系统资源融合、数据融合、技术融合、知识融合,进而实现业务融合,从而助力轨道交通场景实现降本增效。目前,“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已在广州地铁落地应用。我们认为,“华佳Mos地铁智慧大脑”系列产品的试点落地,将加速其它地区市场的推进,也为轨道交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法和地铁大数据资源。

2.2AI助力智慧城市加速落地,多细分领域困难迎刃而解

2.2.1行业:由点及面,智慧城市加速落地

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方面,年-年城镇人口逐渐增加,年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63.9%。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城市治理、城市安防、城市交通等面临巨大的挑战,如职住分离导致通勤时长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创造更高的效率、更适合居住的城市环境成为当前城市管理亟需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不断迭代成熟能够为城市建设带来新的动能,因此,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我们认为,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多,城市经济将有显著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将会对城市交通、城市治理、城市安防等领域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

国家政策助推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智慧城市概念于年被提出,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城市的发展,于年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这意味着智慧城市成为我国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最近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的目标。其中,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也在政策的支持下持续开展,自年开展首批试点工作至年,已有多个智慧城市试点。我们认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智慧城市有望快速发展。

市场规模与支出规模快速扩大,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年-年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由1.1万亿元增长至14.9万亿元,CAGR为91.8%,且预测年和年持续增长。同时,根据IDC预测,中国智慧城市支出的规模由年的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年增速均10%以上。我们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有望落地更多的应用场景,其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2.2.2公司:智慧交通和安全应急双擎驱动,成长空间广阔

智能化应用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新场景打开增长空间。公司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主要面向交通、公安、应急等智慧城市细分领域提供顶层规划、方案设计、产品开发、系统集成和维修服务,综合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挖掘数据价值,从而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我们认为,随着智慧城市应用领域的拓展,如智慧社区、智慧应急等场景将产生巨大的市场增量。

“IDPS城市交通大脑”助交通管理者“对症下药”,科学应对交通问题。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智能大数据技术,自主研发了“IDPS城市交通大脑”,通过视频监控、雷达、线圈等对数百万辆车、行人等信息进行实时识别、采集、分析。目前,“IDPS城市交通大脑”已经在十多个城市试点应用,且还在不断的迭代升级以更好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更加精准的分析堵点成因。我们认为,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治理的复杂度将增加,而“IDPS城市交通大脑”能够帮助城市交通管理者实现“对症下药”,因此预期未来会有较大的增长确定性。

视频云+大数据应用平台海量布控,精准定位安防痛点。在智慧安防领域,公司以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物联感知等技术为核心,整合人脸抓拍、车辆抓拍、电子设备等多位数据,从而实现了人、地、物、事、情等多方面信息的采集、关联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了多种资源关联叠加的视频资源服务体系,提供一个资源共享、能力开放的视频云+大数据平台。年11月,视频云+大数据应用平台与华为HoloSensIVS0完成兼容性测试,获华为颁发华为技术认证书。目前,视频云+大数据平台已在广州、佛山等地应用。

多平台建设助力治安防控,智慧警务水平提升。在智慧警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形成了“蜂巢”人口精细化管理平台、“明镜”涉案线索管理系统、“觅影”视频目标快速追踪系统、“明毅”AR三维实景融合技术平台等行业数字平台,主要用于社区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嫌疑目标确定、追踪等领域,这些平台的构建能够提高社区的治安防控效能,并在发现可疑分子时迅速追踪定位,提高破案效率以及视频侦察整体打击犯罪水平。

“A.I.Family”系列终端产品使用户通行更高效、更智能。在出入口控制领域公司形成了“A.I.Family”系列人脸识别终端产品,主要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人脸识别终端、人脸识别测温终端、访客双屏终端、人脸识别通道闸机等终端产品,这些产品可实现百万级人脸库下快速刷脸识别通行,高精度、非接触测温等功能,目前已在国内8个省份、13个城市的地铁、社区、楼宇、校园等场景应用。

2.3新基建兴起带来ICT需求,与上游深度合作保障业务稳定

2.3.1政策护航叠加广泛应用场景,ICT行业发展前景好

技术融合产生新概念领域,应用场景极其广泛。ICT技术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的结合,包括设计与搭建通信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数据平台等以实现信息的处理与传输。ICT产业分为ICT制造业和ICT服务业,其中,ICT制造业包括信息技术中所需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软件开发;ICT服务业根据企业的数字化需求提供设计方案、软硬件安装与系统运维。从应用范围来看,ICT产业借助网络的快速发展已在社会各领域渗透。ICT技术应用于多个行业的各个环节,从通信传输、网络服务、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到系统运维、故障修复均需要有ICT服务的参与。

下游应用持续高景气,ICT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当前,ICT产业的下游加速发展,催化ICT服务的需求高增,具体来看:1)企业数字化转型拉动ICT需求:数字化转型用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并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营销、客户体验、运营等方面都产生数字化需求。新的数据采集设备、处理平台和传输网络都需要ICT技术。同时,新冠疫情迫使企业完善自己的线上业务能力,加速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2)5G技术提供新应用场景落地可能性:5G技术的带来ICT行业技术革新,其实现的更大的数据传输量、更低的传输延迟以及更广的覆盖范围等新功能使得如智能制造、虚拟测试、立体安防等新应用场景有了技术支持。

新应用场景结合政策鼓励,ICT业务发展空间巨大。需求端,降本增效的内生性原因和疫情等外生性原因带来了大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ICT需求。技术端,5G技术使更大的数据传输量、更低的传输延迟以及更广的覆盖范围等新功能成为可能,打开了数字化的场景空间。政策端,强调数据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在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中,反复提及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在企业内生性需求源源不断,技术持续迭代创造场景可能性,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ICT业务长期向好。

2.3.2根据数字化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布局全国服务能力强大

定制设计方案解决众多应用场景,针对企业数字化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已落地项目覆盖大量应用场景,包括内网搭建、数据中心、虚拟化平台、监控系统以及人脸识别等。业务覆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每个环节,包括设计方案、设备安装、系统维护、故障排除以及人员培训等多种业务,力争做到一站式服务。企业业务范围广泛,服务流程完整,能够满足企业数字化需求提供优质ICT服务。

与上游主流企业紧密合作,作为知名企业服务商有稳定业务来源。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硬件生产、软件开发,也需要设计方案、系统运维。公司作为产业链中游的服务提供商,始终与产业链上游的主流公司保持合作关系。公司代理新华三、宇视、ORACLE、迪普等知名厂商的ICT产品,为各级经销商、终端政企客户提供基于上述厂商产品的设计、集成服务。依托专业的运维服务团队和完善的运维系统,成为惠普等厂商的授权维保服务商。公司既有稳定可靠的上游产品供应,又有稳定的下游业务,能够产生成熟的ICT业务体系。

布局全国各地,ICT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目前,公司已在24个城市设立分销办事处,在全国有多个ICT产品服务网点,服务能力强大。客户来源包括政府部门、医院、国家电网以及知名私企,业务体量庞大。公司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包括数据采集、网络系统整合、数据处理、系统稳定运行、不间断系统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多种需求。ICT业务营收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业务范围广泛,服务能力强大,ICT业务仍会保持稳定增长。

3技术中台打开市场空间,“十四五”建设机遇加速成长

3.1致力推广自研产品,打造研发中台加速成果多场景落地

步步为营制定发展计划,以推广自研AI核心产品为新目标。公司结合自身业务与技术情况与市场前景,于年开始3*3战略发展规划,精细制定业务布局。年,公司形成智能安防、智能轨道交通以及ICT业务等成熟盈利业务体系。年,公司智能轨道交通业务累计覆盖20座城市,智慧城市业务累计覆盖16个省份。现阶段,公司以推广核心自研产品与加快产品规模销售复制为新目标。目前公司已在长沙、成都、广州有轨道交通全线路自研解决方案,并向全国市场推广。公司计划继续专注AI研发,在解决方案中提高加大在项目中的自主核心产品导入。同时,加强解决方案在多种应用场景的泛化性,提高产品可复制性,进而夯实已有市场,扩大业务规模。

战略合作建立研发生态圈,加速研究成果产品化。公司与各方开展战略合作,合力打造研发生态圈。公司对于部分研发成本高、风险大、应用领域广的人工智能技术,灵活通过参控股和合作的方式进行研发,包括云从科技、佳都数据、睿帆科技等。同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专项技术研发合作。公司与江门、南沙等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的深度应用;与广州中山六院成立AlphaCare研究院,共同推动AI+医疗研究成果落地。

打造研究中台,推进解决方案标准化。公司打造视频AI中台、数据中台、可视化(AR)中台三大跨业务研发平台,帮助各产品线快速开发迭代。视频AI中台方面,公司提高复杂环境下图像视频的识别精度,可同时应用于轨道交通业务中无感支付、障碍检测功场景与智慧城市业务人脸识别、车辆轨迹中。数据中台方面,公司发力智能预测相关算法,成果包括轨道交通模拟测试,城市交通拥堵原因查找等。可视化平台方面,公司研发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AR(增强现实)引擎,将多维信息和3D虚拟界面融合,提升客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在智能安防等场景中应用。公司业务相关各有优秀成果,研究中台提高研究成果在多个应用场景的泛用性。

公司以推广自研产品、实现产品可复制为战略方向,建立三大研究中台,同时打造结合研发方、服务提供方、需求方的战略生态圈,取得大量研发成果,同时推进研发成果服务产品升级,拓宽研发成果应用场景。预计未来,公司AI研究将继续促进智慧城市及轨道交通业务升级,催生更多泛用性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公司业务水平,实现营收与毛利率高增。

3.2深耕AI,持续壮大“智能+”产业共同体

深耕AI十年有余,业绩有望加速释放。公司自年进军智能化领域以来,持续专注于该领域发展,拥有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治理、智慧城市交通三大AI业务线,并在全国多地有数个项目落地。公司还掌握了计算机视觉、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数字孪生四大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基于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数十年的项目经验,并叠加技术积累,目前公司形成了AI、AR、数据中台三大公共开发平台。平台的建立叠加公司在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城市多场景项目落地的经验,公司有望把握发展机遇,快速开发新产品,从而加速业绩释放。

充分发挥公司AI能力,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场景。在智慧交通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IDPS交通大脑,现已在上海落地“易的PASS系统”是全球首个超大城市智慧交通系统,掌握了全市十六个辖区日均万辆车共约万次出行,拥有较强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视化、与数据计算能力,这为其在公安、应急、医疗、园区等场景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公司将“警务视频云”“A.I.Family”系列产品的AI能力向应急管理领域移植,形成了危化品动态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此外,还将其长期积累形成的AI能力应用于AR巡检、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智慧运营管理解决方案等场景,极大的提高了运维效率,还能降低相关风险。我们认为,公司长期发展所形成的AI能力有助于其拓宽应用场景形成新业务,并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快速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携手战略合作伙伴,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为不断提升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公司通过战略投资持续壮大“智能+”产业共同体,这也是公司人工智能战略重要的一环。目前公司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聚集产业链企业过百家,如在计算机视觉方面战略投资了云从科技、千视通、紫光华智,在智慧交通领域控股方纬科技等。我们认为,通过在业务协同领域对其他公司的战略投资,一方面,有望加强公司在这些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的持续壮大,从而增强公司各业务间的联动性,并推动人工智能在其他场景下的深度应用。

以AI为核心打造产品矩阵,从纵横两角度发力AI广阔空间。从纵向来看,公司不断加大对业务协同领域公司的投资,以期形成“云”(行业数字平台)、“边”(边缘计算及控制)、“端”(智能交互终端及数据感知)的软硬件产品体系。目前公司已形成了AI、AR、数据三大中台,三大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开发出新产品。从横向来看,公司基于其多年在AI领域的深厚积淀,将其应用于新的应用场景,以期形成覆盖轨道交通、城市交通、公安、应急、园区、医疗等城市治理场景的标准化行业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在轨道交通、城市交通领域发展较为成熟,应急、医疗等领域已有相关项目落地经验。未来,公司将持续在AI领域发力,并追随AI在多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提供相应产品和解决方案。(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3抓紧湾区建设机遇,树立标杆推广全国

轨交业务落地,为解决方案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基于公司在AI领域数十年的经验积累以及公司自研产品所拥有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项目逐渐落地,如年上半年“智慧车站”系列产品陆续在深圳、长沙、北京地铁落地;交通大脑在一线城市上海的落地等。这些项目的落地为公司未来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公司项目的落地,一方面,增加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经验积累,也为后续智慧路网、车路协同等交通数字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树立标杆效应,加快公司项目在其他地区的推广。

紧抓粤港澳湾区轨交建设机遇,同时搭建六大区域经营平台以辐射全国。国家层面,年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到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粤港澳湾区:根据年发布的《粤港澳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近期(年)规划建设13个城际铁路和5个枢纽工程项目,总里程约公里,总投资约亿元;广东省:根据年发布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至年基本实现“”出行交通圈和“”快货物流圈的发展目标。多重政策利好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加之公司在广州、深圳等地多项目落地的经验积累以及对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的参股,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湾区的市场优势。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拓展市场,优化组织效能,公司设立了广州、粤港澳、中南、西部、华东和北方六大区域经营平台,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业务平台将拉通售前设计、售中交付、售后服务这三个环节的信息交互和协作,推动资源的本地化部署,提升项目交付速度以及与客户的沟通能力。

4投资分析

基本假设与营业收入预测

一、智能轨道交通解决方案

1)受益于新基建和“十四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城镇化率逐步提升带来的交通需求,预计未来行业规模稳步增长;2)公司在轨道交通领域已有多项目落地,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3)公司自研产品比例上升,预计未来解决方案会不断创新,毛利率持续优化。

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1)受益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城镇化率逐步提升对城市治理需求的增加,预计未来行业规模稳步增长;2)公司已有项目在智慧交通、安防等场景落地,叠加公司在AI领域的技术经验积累,未来有望快速拓展至其他领域,公司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3)公司自研产品比例上升,预计未来解决方案会不断创新,毛利率持续优化。

三、ICT服务与产品解决方案

1)受益于线上经济和企业数字化升级浪潮,预计ICT服务与产品解决方案营收稳中有增;2)ICT服务与产品解决方案以集成为主,预计未来毛利率保持稳定。

四、行业智能化产品及运营服务

1)公司高度重视行业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加大其在项目中的导入,公司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2)AI、AR、数据中台的建立有望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复用,快速开发新产品,自研规模有望持续扩大;3)行业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线,毛利率较其他产品更高。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2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