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万残障人士,在互联网世界换了种活

文/钟微

编辑/叶丽丽

超万,这是中国残联统计的国内残障群体的总人数,13亿万,这是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截止年末中国大陆总人数。这意味着,平均16个人里,就有1位残障者。

盲人和明眼人,聋哑人和健全人,他们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似乎生活在互相隔绝的平行宇宙中。

互联网诞生时,很多人曾担心,这会进一步加大残障人士和健全人士之间的鸿沟,但现在,人们却发现,互联网世界里,残障者获得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视障者郑锐成长于深圳,他在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工作,主要帮助测试软件产品的无障碍测试,让软件更加适合视障者使用。据他介绍,他经手过的产品,有包括QQ、百度地图、支付宝、美团、滴滴等四十多个产品。

互联网产品对于残障群体的重视,让像郑锐这样的视障者,得以获得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工作。

郑锐提到,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有个岗位叫做信息无障碍工程师。“我们的工程师大多是视障者,他们都会软件开发和编程,我们还有营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商务部门,和一个正常公司一样。”

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互联网也让残障者获得和普通人相同的工作机会。从年到今年的两会,马化腾和雷军先后作为人大代表提出了有关互联网信息无障碍的建议。

90后听障者褚伟浈,打过很多份工,他曾经坐在闷热的车间里,从事高强度、低技术含量的工作,他听不到轰鸣的机器声,但浑浊的空间总让他头昏不适。

从年开始,他选择做一名外卖骑手,和普通人一起送起了外卖。

被需要、被认可、融入主流社会,这些诉求在互联网世界里,正在加速变成现实。

他们在互联网世界“看见”和工作

每日的上班路,郑锐有两个选择。一种是走到住所楼下的公交站台,另一种选择是步行20分钟,抵达离家2公里的地铁站乘车。

对于视障者而言,这都不是好的选择。公交站台没有广播告知来往车辆,地铁又常常让人迷路。

毫无疑问的是,互联网改变了残障者,这种改变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可贵。如今,打车软件成了郑锐最喜欢的出行工具,他可以将起点约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直达目的地。

他买东西再也不用请别人帮忙出门买,在淘宝上下单后就可以等快递员送上门。娱乐层面,他也可以使用全民K歌之类的软件,录制自己的歌曲分享给朋友,靠有声读物阅读更多书籍等。

郑锐使用手机的频率很高,在他浏览朋友圈时,他的iPhone会发出一连串听不太清的声音——播放速度是正常人说话语速的好几倍,但郑锐能听懂。这是一种读屏软件,它能大声朗读屏幕上的文稿,也能描述屏幕上的内容。这也是视障者使用手机的前提。

但在故事的一开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技术力量,并不是视障者的“眼睛”,而是麻烦制造者。

作为先驱者的苹果,在年带来智能手机大潮,视障者成为被抛弃的群体,他们只能沿用传统的键盘手机,触摸屏让他们无所适从。苹果公司因此成为众矢之的。直到iPhone2面世,苹果公司才创建了VoiceOver(读屏软件)。

如今许多深受视障者喜爱的应用软件,也曾制造过麻烦。郑锐清楚地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5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